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互联网络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
3
On the Role Played by Internet in the Process of China Democratiz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近年来互联网络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为提高中国民众的民主意识,扩大政治参与的渠道,改变传统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行为,促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作者
李俊清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晋阳学刊》
2004年第2期3-7,共5页
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关键词
民主
政治参与
互联网
分类号
D046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29
同被引文献
10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2
参考文献
2
1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88.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
共引文献
429
1
姚俭建,岑文忠.
文化资本的积累机制探微[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35-40.
被引量:28
2
高和荣.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社会学探索[J]
.学习与探索,2004(4):52-54.
被引量:4
3
张永和.
“扩展秩序”下的中国法治进程[J]
.现代法学,2002,24(1):26-40.
被引量:14
4
崔金云.
政府管理经济指标化与政府权威的建构[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5):76-80.
5
方延明.
媒介公共性问题研究三题[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6):58-62.
被引量:15
6
余雅风.
公共性:学校制度变革的基本价值[J]
.教育研究,2005,26(4):22-24.
被引量:37
7
吴玉军.
多元、宽容与秩序:当代和谐社会新景观[J]
.理论与改革,2005(3):29-32.
被引量:3
8
王英津.
民主性公民投票制度的功能及其局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3):102-107.
被引量:11
9
王文娟.
徐悲鸿精神的现代性阐释[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3):146-152.
被引量:5
10
刘晓鹏.
信息、传媒与公共服务——治道变革与中国政府信息空间的重理[J]
.国际新闻界,2005,27(3):11-1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01
1
黄丽华,姜晓宁.
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39-42.
被引量:8
2
游传耀.
互联网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J]
.发展研究,2008,25(9):96-98.
被引量:7
3
丁建军,梁军涛,周云扬,黄柳丹.
网络民意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J]
.广西社会科学,2004(11):32-34.
被引量:17
4
田秋生.
传媒中的公共知识分子现象[J]
.当代传播,2005(1):18-19.
被引量:4
5
陈剩勇,杜洁.
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3):5-12.
被引量:70
6
韩兆柱,王磊.
论网络环境下的公民参政[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0-12.
被引量:14
7
刘力锐,张雷.
网络政治动员的消极影响及治理[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1):31-35.
被引量:13
8
周巍,申永丰.
论互联网对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影响及对策[J]
.湖北社会科学,2006(1):36-38.
被引量:26
9
李艳红.
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J]
.开放时代,2006(6):5-21.
被引量:54
10
赵建国.
“公共知识分子”与媒介知识分子[J]
.新闻界,2007(1):45-4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黄荣贵.
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J]
.社会,2010,30(2):178-197.
被引量:99
2
曾繁旭,黄广生.
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构成、联动及其政策影响:以微博为例[J]
.开放时代,2012(4):115-131.
被引量:69
3
吴亮.
网络民主与政治协商:互联网时代的治理应对[J]
.电子政务,2013(3):54-6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2
1
刘学,任奕飞,刘金龙.
虚拟社群何以组织化?——以卡友驿站平台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8(S01):41-58.
被引量:14
2
裴佳怡.
网络抗争性话语研究的理论框架及方法论[J]
.新闻知识,2022(3):42-48.
3
孙菲.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网络舆情引导困境与解决理路[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2):184-192.
被引量:14
4
杨辉,尚智丛.
微博科学传播机制的社会网络分析——以转基因食品议题为例[J]
.科学学研究,2015,33(3):337-346.
被引量:25
5
曾润喜,徐晓林.
社会变迁中的互联网治理研究[J]
.政治学研究,2010(4):75-82.
被引量:44
6
左卫民.
刑事诉讼制度变迁的实践阐释[J]
.中国法学,2011(2):119-131.
被引量:28
7
黄荣贵,张涛甫,桂勇.
抗争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业主论坛的经验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8(2):89-97.
被引量:21
8
汪建华.
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J]
.开放时代,2011(11):114-128.
被引量:63
9
王金红,黄振辉.
中国弱势群体的悲情抗争及其理论解释--以农民集体下跪事件为重点的实证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1):152-164.
被引量:54
10
王金红,黄振辉.
社会抗争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视角述评[J]
.学术研究,2012(2):41-49.
被引量:20
1
方雷.
群众路线的政治价值[J]
.理论视野,2014(3):50-52.
2
陆泽歆.
新的社会阶层与中国现代化[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5):82-84.
3
杨少英.
浅析网络民主在推进我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6):8-10.
4
王合家,成跃.
扩大政治参与与政治和谐[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5(1):58-61.
被引量:4
5
曹发军.
政治参与视角下的中国政党制度[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3):46-48.
6
朴林.
执政党与政治参与[J]
.理论探讨,2001(1):83-84.
被引量:3
7
娄会,班婷,刘明贵.
政府在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J]
.人间,2016,0(3):119-120.
8
蔡忆.
看国外信息公开[J]
.政府法制,2010(4):18-18.
9
张振华.
中国政治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及其路径选择[J]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1):31-42.
10
黄列,侯福同.
丰富民主形式 扩大政治参与——从协商民主的视角看人民政协的作用[J]
.团结,2007(5):16-17.
晋阳学刊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