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黄梅戏艺术》
2004年第1期42-43,共2页
Art of Huangmei Opera
二级参考文献1
-
1王洪章.活跃在大别山区的英山县青年黄梅戏剧团[J]黄梅戏艺术,1988(04).
同被引文献11
-
1金芝.试说“大黄梅观”[J].艺术百家,1999,15(3):15-20. 被引量:3
-
2张凌空.浅谈黄梅戏的继承与创新[J].黄梅戏艺术,2006(3):23-23. 被引量:1
-
3江皓,刘红霞.嬗变与发展——黄梅大鼓出人才、出作品才会有前途[J].黄梅戏艺术,2007(1):53-54. 被引量:1
-
4陈啸.黄梅戏艺术应与现代传媒加强融合[J].黄梅戏艺术,2008(1):19-20. 被引量:3
-
5夏玢.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黄梅戏文化传承[J].池州学院学报,2008,22(2):108-110. 被引量:14
-
6范卫红.对黄梅大鼓走向成功的分析[J].黄梅戏艺术,2008(2):58-58. 被引量:1
-
7程健.中国黄梅戏现状探讨[J].戏剧之家,2008(2):51-55. 被引量:1
-
8吴春平.黄梅戏改革路在何方[J].文艺争鸣,2009(1):147-150. 被引量:14
-
9洛地.观众是戏剧的上帝——说破·虚假·团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表现三维[J].福建艺术,2009(5):11-15. 被引量:9
-
10齐云.黄梅承古韵 大鼓展新生 记安庆黄梅大鼓研讨会[J].曲艺,2009(12):7-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2
-
1曹爱娥,胡建国.黄梅戏跨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51-55. 被引量:5
-
2曹爱娥,胡建国.二人转的成功对黄梅戏跨文化传播的启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2):54-58. 被引量:4
-
3胡建国,张鹏顺.黄梅戏市场价值挖掘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红河学院学报,2011,9(6):71-74. 被引量:5
-
4周剑.鄂派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0(2):137-139.
-
5周剑.戏剧片《天仙配》对黄梅戏的传承与创新[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4):53-55. 被引量:3
-
6周剑,周晓兰.严凤英与马兰黄梅戏表演艺术的比较探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3):52-54. 被引量:1
-
7张璨.论新传媒背景下黄梅戏的传播和发展[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6):104-108. 被引量:2
-
8谢珊.安庆黄梅戏的审美特征初探——以《女驸马》为例[J].戏剧之家,2016(24):10-11.
-
9杨黎明.浅谈黄梅戏的语言、唱腔与伴奏[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8(1):58-59. 被引量:2
-
10陈柳.全媒体时代黄梅木偶戏的新发展思考[J].北方音乐,2019,39(13):73-74. 被引量:2
-
1孙巧云.浅谈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发展[J].戏剧之家,2010(2):13-13.
-
2陶子.大都市戏剧市场中的民间演出团体[J].中国戏剧,2009(7):49-52.
-
3徐宁.高师钢琴教学中民族音乐教育之主体意识探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5):118-120. 被引量:13
-
4杨琦.音乐美学领域中的“文学中心论”──兼论音乐与“现实主义”[J].音乐探索,1995(2):46-51.
-
5谢东兵.戏曲演员与观众的情感交流[J].剧影月报,2009(3):96-96. 被引量:1
-
6友燕玲.来自民间越剧的生机——以宁波地区越剧民间职业剧团为例[J].戏曲研究,2013(3):220-230.
-
7唐永青.魔术之乡过大节[J].杂技与魔术,2002(4).
-
8吴长江.万国华水墨人物作品[J].美术大观,2009(1):46-47.
-
9安禄兴.发展我国音乐教育的根基与构想[J].人民音乐,1991(8):27-30. 被引量:1
-
10刘子健.对笔墨中心论的批评[J].美苑,1995,0(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