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圣人”、“真人”、“超人”和“无人”——从中西人文主体精神的解析看主体性教育的抉择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西方在不同的文化根基上 ,形成了至少 4种人主体观 :“圣人观”、“真人观”、“超人观”以及“无人观” ,彼此之间差异巨大 ,并对当前的主体性教育有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当前的主体性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根据自身文化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不同观点中做出抉择 ,构建切实可行的主体性教育理论。
作者 张胤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0-25,共6页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 2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 3季国清.当世界不能世界化时人是什么?[J].哈尔滨学院学报,1999,21(3):1-15. 被引量:1
  • 4王蒙.人文精神偶感[J].东方,1994,(5).

二级参考文献2

  • 1[德]康德 著,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0.
  • 2[美]梯利 著,葛力.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1979.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9

  • 1冯友兰.冯友兰文集·新原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
  • 2冯友兰.冯友兰自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1.
  • 3翟志成.《新世训》与道家哲学[A] //胡军主编.反思与境界--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74.
  • 4杨翰卿.简论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阐述[A] //高秀昌主编.旧邦新命--冯友兰研究(第二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308.
  • 5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51.
  • 6[美]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M].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4.
  • 7蒋成瑀.对阅读教学过度诠释的思考[J].语文学习,2003(11):12-13. 被引量:5
  • 8钱理群.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3):37-62. 被引量:25
  • 9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J].中学语文教学,2004(2):8-10.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