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代中国猴与马故事的源流——中外文化交流之一例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引言 古代中国人对动物的观察非常敏锐,尤其对"猿"与"猴"的观念有明确的区别①.柳宗元<憎王孙文>中"尊猿贬猴"的观念,就是其表现.
作者
广中智之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年第3期118-123,共6页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关键词
中国
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
猴
马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0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2
1
和田约特干出土猴子骑马俑与猴子骑驼俑源流考[J]
.西域研究,2003(1):70-83.
被引量:9
2
王小盾.
汉藏语猴祖神话的谱系[J]
.中国社会科学,1997(6):146-167.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冯恩学.
辽代鸡冠壶类型学探索[J]
.北方文物,1996(4):35-42.
2
张广达,荣新江.
上古于阗的塞种居民[J]
.西北民族研究,1989(1):172-183.
被引量:12
3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M]文物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33
1
吴宝安.
词源研究在文化探究上的价值[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6(4):25-27.
2
石硕.
论藏族关于自身族源的三个传说及其价值[J]
.西藏研究,2001(3):96-103.
被引量:12
3
宾秀英,洛珠桑姆.
藏、彝支民族族源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1):43-48.
被引量:1
4
陈明.
汉唐时期于阗的对外医药交流[J]
.历史研究,2008(4):17-39.
被引量:18
5
广中智之.
和田约特干出土的猴弹乐器陶俑类型分析——以俄藏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为中心[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62-66.
被引量:5
6
梁奇.
《山海经》中人兽合体类神人形象管窥——《山海经》中神人形象研究[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1):163-166.
被引量:7
7
那木吉拉.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比较研究综述[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6):99-103.
被引量:1
8
王小盾.
论《梅葛》中的文化数字[J]
.民族文学研究,2012,30(2):156-167.
被引量:2
9
王小盾.
论《梅葛》中的文化数字[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0(9):14-23.
10
张鹏,陈颖熙.
中国古代猿猴之分及其文化认知[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1):29-3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01
1
付江.
“立刻”和“马上”的异同[J]
.南开语言学刊,2007(2):79-87.
被引量:5
2
上岛亮.
敦煌的猴子[J]
.敦煌研究,1997(4):22-27.
被引量:3
3
贺世哲.
敦煌莫高窟的《涅槃经变》[J]
.敦煌研究,1986(1):1-26.
被引量:37
4
安金槐.
河南南阳杨官寺汉画象石墓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63(1):111-139.
被引量:26
5
初仕宾,任步云.
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
.文物,1978(1):1-25.
被引量:120
6
黄文焕.
河西吐蕃文书简述[J]
.文物,1978(12):59-63.
被引量:21
7
黄文焕.
跋敦煌365窟藏文题记[J]
.文物,1980(7):47-49.
被引量:25
8
王静如.
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中的西夏壁画[J]
.文物,1980(9):49-55.
被引量:43
9
唐郑仁泰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2(7):33-42.
被引量:65
10
贺世哲.
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二)[J]
.敦煌研究,1993(1):1-10.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9
1
齐东方.
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6):6-25.
被引量:29
2
张立红,张欣.
祥瑞猴——猴年说猴俗[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2):4-8.
3
姜荣刚.
“弼马温”渊源新辨——兼论中国古代猴马民俗与《西游记》小说的创作[J]
.文化遗产,2019(5):80-87.
被引量:3
4
沙武田.
唐、吐蕃、粟特在敦煌的互动--以莫高窟第158窟为中心[J]
.敦煌研究,2020(3):14-26.
被引量:5
5
孙胜广,于长敏.
日本古代猴文化管窥--兼论对中国猴文化的扬弃[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0(6):18-26.
被引量:1
6
刘清.
北朝时期敦煌壁画中猴子形象研究[J]
.艺术与民俗,2023(1):74-79.
7
张昊苏.
"弼马温"与猴马民俗关系新论——兼及《西游记》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东岳论丛,2023(10):39-49.
8
黄婷婷,魏文斌.
战国至魏晋“树下立马”图像研究[J]
.中国美术研究,2024(1):80-89.
9
王浩垒.
沐猴宜马民俗与“猴年马月”的产生[J]
.语文建设,2017,0(1Z):57-58.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赵亚春.
大同北魏墓葬出土骆驼俑及相关问题探析[J]
.云冈研究,2023,3(3):47-52.
2
尚永琪.
汉唐时代的动物传播与文明交流[J]
.社会科学战线,2020(2):90-102.
被引量:4
3
孙杰.
吐谷浑木棺装饰图像多元文化考论[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2):336-349.
4
沙武田.
唐墓出土三彩骆驼驮囊兽首形象属性考[J]
.文物,2021(2):51-58.
5
李瑛(文/图).
川南端午香包中的“香猴三”形象及其源考[J]
.中国民族美术,2023(4):75-79.
6
魏聪聪.
辽墓壁画牵驼出行图像研究[J]
.辽金历史与考古,2019(1):316-326.
7
郑堆,王振宇.
河西藏传佛教文化的包容性及其研究价值——以吐蕃和西夏时期为例[J]
.中国藏学,2022(3):151-156.
被引量:1
8
刘昭佚.
从北朝及隋唐骆驼俑之演变看唐代西域社会文化之发展[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7(2):48-51.
9
张光辉.
明孝陵神道石象生——骆驼出现的原因[J]
.黑龙江史志,2015(5):88-89.
10
陈彦姝.
六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联珠纹织物[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1):78-95.
被引量:24
1
文飞.
孙文辉新著《草根湖南》出版[J]
.艺海,2009(12):28-28.
2
姜淑纯.
文明如实 蛮野如华——读《蛮野寻根》[J]
.艺海,2016(10):149-150.
3
洋洋兔.
吴王射巧猿[J]
.金色少年(读写小达人),2010(12):50-51.
4
关雪菲.
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思考[J]
.美与时代(城市),2012(6):66-66.
被引量:2
5
陈思炳.
说“走”[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2):25-26.
6
周露.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有虚岁?[J]
.百科知识,2016,0(5):37-37.
7
李玉珍.
古代中国人在秘鲁的足迹(上)[J]
.中外文化交流,1996,0(5):61-64.
8
贾新奇.
尚和合[J]
.时事报告,2014(8):38-39.
被引量:2
9
福.
第一个日本访华艺术团[J]
.中外文化交流,1992(2):19-19.
10
刘国信.
猴的趣闻[J]
.百姓生活,2016,0(2):8-8.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