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激励与约束对称是培养和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国有企业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在培养和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对称的激励机制是关键。改变或偏重激励或偏重约束的现有激励措施,才能使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和责任对称,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作用,并对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保持强大的吸引力,进而保持和壮大国有企业竞争力。
作者
房国忠
王湘敏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5-97,共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竞争力
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
约束机制
责任对称
利益对称
劳动者
分类号
F279.2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云.
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
.经济师,2003(1):160-161.
被引量:13
2
房国忠,李春艳.
人力资本在转让权中的作用及其制度保证[J]
.社会科学战线,2002(2):34-37.
被引量:1
3
林成,李国振.
核心竞争力──企业专业化战略的重心[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2):63-64.
被引量:8
4
张小艳,龚晓凤,陈志鼎.
浅谈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
.经济师,2003(1):32-3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迈克·波特 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
胡静林.人力资本提升与认股期权激励制度[J].劳动经济,2001,(1).
3
丁栋虹.《制度变迁中企业家成长模式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舒宁.企业竞争力研究述略[J].工业企业管理,1997,(8).
5
《契约经济学》.李风圣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
6
张根保.
制造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其提高策略[J]
.工业工程与管理,1997,2(4):24-27.
被引量:12
7
黄继刚.
核心竞争力:未来企业竞争的基础[J]
.经济管理,2000,26(8):57-58.
被引量:57
8
周瑞凌,王金桃,叶瑾.
核心竞争力系统的演化[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6(1):27-30.
被引量:21
9
王铁男,马春芳.
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
.管理世界,2001,17(2):198-199.
被引量:27
10
文宗瑜.
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价及其交易[J]
.中国工业经济,2001(3):34-41.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7
1
王国华.
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J]
.江苏商论,2009(8):115-117.
被引量:2
2
蒋丽艳,蒋丽红.
基于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
.情报科学,2004,22(9):1042-1047.
被引量:4
3
朱永升,韩伯棠,夏平,李振键.
供应链合作伙伴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4,10(5):556-559.
被引量:9
4
唐新贵,陈德棉.
农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提升的案例研究[J]
.农村经济,2004(9):37-39.
被引量:2
5
徐全军.
企业竞争力概念辨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18(12):33-36.
被引量:2
6
王维才,邓晖.
中国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J]
.商业研究,2005(3):18-20.
被引量:8
7
姚伟坤.
浅议利用业务增长点获得持续竞争优势[J]
.商业经济,2005(3):24-25.
8
佘维.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1):96-97.
9
陆红梅.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创新[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89-91.
被引量:1
10
张晓花,冯俊文.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探讨[J]
.机械管理开发,2005,20(6):80-82.
同被引文献
45
1
段哲哲,陈家喜.
新时代地方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分析[J]
.政治学研究,2021(1):139-150.
被引量:32
2
陈丽君,童雪明.
科层制、整体性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革[J]
.政治学研究,2021(1):90-103.
被引量:59
3
吴雨欣.
公务员激励和约束手段的整合[J]
.世纪桥,2006(2):43-45.
被引量:3
4
王东京,杨继萍.
激励与约束:关于积极性问题的政策分析[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0(6):21-24.
被引量:1
5
蒋丽艳,蒋丽红.
基于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
.情报科学,2004,22(9):1042-1047.
被引量:4
6
梁丽芝.
重塑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则及其理想模型[J]
.行政论坛,2000,7(6):25-26.
被引量:6
7
邓旭东,欧阳权.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企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J]
.企业经济,2004,23(10):17-20.
被引量:20
8
陈玲.
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模型与实证[J]
.公共管理学报,2005,2(2):87-91.
被引量:31
9
赵世君.
从激励与约束的关系角度看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J]
.统计与决策,2005,21(10S):56-58.
被引量:2
10
刘文炳.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并购重组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1.
引证文献
2
1
齐平,赵羿安,侯爽.
中央企业深化改革中重组整合保障机制的构建[J]
.学术交流,2014(9):97-101.
2
夏美武.
统筹的逻辑:干部激励与约束平衡研究[J]
.政治学研究,2024(3):94-110.
1
田冬华.
对企业债务重组中有关问题的再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04(12):165-167.
被引量:1
2
孙正启.
实施利益对称化管理创建人才管理新机制[J]
.山东企业管理,2003(12):16-17.
3
王朋琦.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对称[J]
.新东方,2005(7):35-38.
4
赵炬.
论国企内部所有者、监督者“虚位”及改革对策[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2):55-59.
社会科学战线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