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麦田食蚜天敌对麦长管蚜控制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87-1989年系统调查麦田食蚜天敌与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关系表明,天敌发生的时间、数量均与麦长管蚜的发生情况有密切关系。笼罩试验表明,每一标准天敌单位,最多可有效控制105头麦长管蚜。当天敌单位数与麦长管蚜的比例在1:125以上时,即可控制麦长管蚜危害。
作者
李定旭
刘绍友
机构地区
河南省豫西农业专科学校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6-17,共2页
Plant Protection
关键词
小麦
食蚜天敌
控制效应
麦长管蚜
分类号
S435.12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4
1
杨奉才,迮福惠,林贵禄.
大灰食蚜蝇的生物学及其对麦蚜控制效应的研究[J]
.植物保护,1990,16(4):14-15.
被引量:4
2
王庆龙,王素华.麦蚜和七星瓢虫生态习性调查[J]昆虫天敌,1987(04).
3
朱景治.七星瓢虫在麦田的消长及其预测研究[J]昆虫天敌,1982(03).
4
李超,丁岩钦,马世骏.草间小黑蛛对棉铃虫幼虫的捕食作用及其模拟模型的研究——Ⅰ.捕食者-单种猎物系统的研究[J]生态学报,1982(0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杨奉才,迮福惠,林贵禄.麦田食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治蚜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1988(02).
2
丁岩钦.天敌-害虫作用系统中的数学模型及其主要参数的估计:一、捕食者-猎物系统中的捕食作用模型[J]昆虫知识,1983(04).
3
[英]范埃姆登(H·F·Van Emden) 编,路进生.蚜虫研究技术[M]科学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
3
1
杜予州,陈学忠.
用不同蚜虫作猎物对大灰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J]
.生物防治通报,1993,9(3):111-113.
被引量:3
2
李定旭,田娟,张志勇,陈根强.
黑带食蚜蝇生物学特性及捕食作用的研究[J]
.昆虫天敌,1996,18(1):26-28.
被引量:7
3
田径,任炳忠.
食蚜蝇研究概述[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41(1):1-1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2
1
刘向东,翟保平,张孝羲.
蚜虫迁飞的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4,41(4):301-307.
被引量:60
2
周春敏,邢德利.
2004年小麦蚜虫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J]
.河北农业科技,2004(8):16-16.
被引量:3
3
贝亚维,高春先,陈笑芸,吕要斌,顾秀慧.
黄色诱虫板在温室和露地诱虫谱的比较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04,16(5):340-342.
被引量:23
4
郭玉杰.
捕食作用中的功能反应模型[J]
.生物防治通报,1993,9(1):40-45.
被引量:31
5
叶彩玲,霍治国,丁胜利,施生锦,王素艳,侯婷婷.
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环境成因研究进展[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1):90-97.
被引量:86
6
程遐年,张孝羲,程极益.
褐飞虱在中国东部秋季回迁的雷达观察[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17(3):24-32.
被引量:32
7
侯茂林,卢伟,文吉辉.
黄色粘虫板对温室黄瓜烟粉虱成虫的诱集作用和控制效果[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9):1934-1939.
被引量:64
8
杜尧,马春森,赵清华,马罡,杨和平.
高温对昆虫影响的生理生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07,27(4):1565-1572.
被引量:122
9
马罡,马春森.
三种麦蚜在温度梯度中活动行为的临界高温[J]
.生态学报,2007,27(6):2449-2459.
被引量:18
10
陆自强.扬州地区食蚜蝇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5,(3):165-168.
引证文献
5
1
曲耀训,高孝华,牟少敏,牟吉元,刘建立.
小麦蚜虫药剂防治试验[J]
.植物保护,1996,22(3):24-26.
被引量:2
2
张智,张云慧,程登发,蒋金炜,孙京瑞,高苗,李一通,杨贺.
黄色粘板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的诱集作用[J]
.应用昆虫学报,2013,50(1):223-229.
被引量:24
3
刘江山,王刚,马秀萍.
麦蚜高峰期蚜量增高原因及预测[J]
.宁夏农林科技,2000,41(4):24-25.
被引量:2
4
李学燕,罗佑珍.
大灰食蚜蝇对3种蚜虫的捕食作用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16(2):102-104.
被引量:12
5
李楠,杨丽萍,朱晋云.
气候变暖对麦蚜为害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18,64(4):74-7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范绍强,郑王义,谢咸升,李峰.
药剂控制麦蚜灾害更替发展动态[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6):30-33.
2
浦子钢,迟莉.
食蚜蝇(Syrphidae)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室内饲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5):120-123.
被引量:5
3
李文宾,吴敏丽,廉振民.
中国食蚜蝇科昆虫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9,46(6):861-865.
被引量:6
4
李鸿怡,李楠,薛晓萍,董保信,张飒.
气象条件对山东省小麦蚜虫发生发展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21-225.
被引量:15
5
吕文彦.
灭·顺氯乳油与增效剂混配对麦蚜增效作用的研究[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26(4):33-35.
被引量:1
6
兰鑫,罗辑,成新跃.
东北大豆生态区捕食性食蚜蝇种类及其对大豆蚜的控害效应分析[J]
.应用昆虫学报,2011,48(6):1625-1630.
被引量:12
7
李丫丫,王芸芸,郭莉,李宾瑶,张利军.
果园黄板诱蚜生态效应初探[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3):198-202.
被引量:14
8
蒋月娥,杨广.
不同黄板和二混合色板对烟蚜的引诱作用[J]
.应用昆虫学报,2018,55(6):1105-1110.
被引量:3
9
王琛,朱文静,符悦冠,解志峰,韩冬银,张方平,牛黎明.
茶黄蓟马嗜好颜色筛选及监测效果测定[J]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1):107-115.
被引量:22
10
范文红.
不同蚜虫种类对黑带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J]
.云南农业科技,2015(3):16-17.
被引量:3
1
刘荆,李庆端,赵桂东.
稻田回旱轮作对病虫草害的控制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1991,19(2):33-34.
被引量:2
2
祁彪.
稻田蜘蛛消长动态及其对稻飞虱控制效应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0,18(4):29-32.
被引量:3
3
祁彪,秦守明.
粉锈宁对杂交稻后期病害控制效应研究及其实践[J]
.中国农学通报,1990,6(5):21-24.
4
杨云芳,吕娟娟,谢成虎.
新型农药防控马铃薯晚疫病对比试验[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9):76-77.
被引量:4
5
张汉鹄.
茶园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其对害虫的制约[J]
.茶业通报,1989,11(4):19-23.
被引量:2
6
黄春明,古凤启.
棉田天敌发生规律及控制效应[J]
.新疆农垦科技,1995,18(4):4-6.
被引量:2
7
黄春明,古凤启.
棉田天敌发生规律及控制效应[J]
.石河子科技,1994(3):6-10.
8
罗先艾,王森顺,吴建国.
稻飞虱的主要天敌对其控制作用的观察[J]
.农业科技通讯,1993(5):25-25.
9
峗庆才,赵志模,李隆术.
桔园内多种天敌对桔全爪螨的控制作用[J]
.生态学报,1993,13(2):107-114.
被引量:1
10
张觉晚,王沅江.
茶园蜘蛛优势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效应[J]
.茶叶通讯,1992(3):8-10.
被引量:9
植物保护
199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