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旅游区域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旅游区域竞争力越来越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旅游业的竞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旅游区域以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围绕着争夺旅游客源市场所展开的区域性竞争;二是各旅游经营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本文以建立竞争力模型的方法,系统地阐述影响旅游区域竞争力的各种因素,提出提升旅游区域竞争力的对策.
作者
戚能杰
机构地区
杭州商学院旅游学院
出处
《中小企业科技》
2004年第4期4-5,共2页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
旅游业
影响因素
旅游产品整合
品牌战略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27
1
朱应皋,万绪才.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研究——全球旅游12强(国)实例分析[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5):12-17.
被引量:25
2
王滔,甘颖进,杨开忠.
从竞争与合作看洛阳旅游业发展[J]
.人文地理,2000,15(6):34-37.
被引量:39
3
杨俭波.
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机制试研究[J]
.旅游学刊,2001,16(6):70-74.
被引量:43
4
陶伟.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J]
.旅游学刊,2000,15(5):35-41.
被引量:70
5
杨朝丽.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
.昆明大学学报,2001,12(1):16-21.
被引量:19
6
裴斌,戴尔惠.
区域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
.滁州学院学报,2001,3(2):100-87.
被引量:6
7
罗明义.
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J]
.学术探索,1999(2):83-86.
被引量:18
8
潘宝明.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扬州的得失引发的名城文物保护的忧思[J]
.旅游学刊,1999,14(3):50-53.
被引量:42
9
马波.
转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选择[J]
.旅游学刊,1999,14(6):34-38.
被引量:65
10
郑耀星.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制订《闽西南五市旅游合作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层思考[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34-37.
被引量:65
引证文献
7
1
张梦.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二维度分析模型[J]
.旅游科学,2006,20(5):8-12.
被引量:4
2
杨勇.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框架中的“文化”因素分析:一个综述[J]
.旅游学刊,2006,21(12):35-42.
被引量:9
3
张苗荧,汪焰.
运用文化营销策略提升旅游价值——以洞头东屏镇为例[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25-32.
被引量:1
4
汪永青,陆林.
旅游地居民的再创空间[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1):1038-1041.
被引量:6
5
赵磊,庄志民.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比较研究[J]
.旅游学刊,2008,23(10):47-53.
被引量:17
6
贾慧敏.
区域旅游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述[J]
.商业时代,2009(13):121-122.
被引量:3
7
贾慧敏.
安徽省旅游资源价值与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
.技术经济,2009,28(10):98-10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单德朋,朱沁夫.
中国滨海旅游城市入境旅游流量及潜力--基于旅游地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29-34.
被引量:14
2
吴儒练.
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江汉学术,2013,32(4):19-24.
被引量:5
3
魏立,孔佩艳,陈幸华,彭贤贵,常城,曾东风,刘红,刘林,王庆余,张怡.
阻抑正常骨髓基质SDF-1作用对HL-60细胞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3):2158-2161.
被引量:5
4
臧德霞,于春玲.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进展与评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0(7):8-14.
被引量:5
5
赵磊,庄志民.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比较研究[J]
.旅游学刊,2008,23(10):47-53.
被引量:17
6
王钦安.
关于旅游非优区营销策略的研究——以安康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11928-11930.
被引量:4
7
邹统钎,万志勇.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演变(下)——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反思[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7):13-22.
被引量:5
8
冯学钢,沈虹,胡小纯.
中国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101-107.
被引量:25
9
乌铁红.
基于旅游者意象感知的旅游地竞争力分析——以草原旅游地为例[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2):91-97.
被引量:7
10
刘珍珍,章锦河.
中国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协整及Granger因果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7):593-597.
被引量:25
1
李秀霞,赵丽娟.
吉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2005,25(1):48-51.
被引量:3
2
宋惠平,秦承斌.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5):77-81.
被引量:8
3
陈兴中,郑柳青.
论乐山市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整合[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2):72-75.
被引量:8
4
王占利,王军,张红菊.
保定市旅游产品整合营销研究 [J]
.集团经济研究,2007(08X):150-152.
5
张陆,夏文汇,徐刚.
旅游区域竞争力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2(9):113-117.
被引量:43
6
郑柳青.
推进乐山市景城一体化建设的探讨[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8-50.
被引量:3
7
刘勤.
宜昌市旅游业整合的探讨[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70-72.
8
高冰,夏学英.
基于一体化发展的沈阳经济区旅游产品整合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5(4):38-43.
9
邱淑英,张海燕.
加快邢台旅游资源整合 促进邢台区域旅游发展[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1):20-23.
被引量:2
10
于巧红,李悦铮,谢新华.
烟台威海两地旅游产品整合探讨[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2):26-30.
中小企业科技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