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洛川黄土剖面中伊毛缟石的发现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陕西省洛川县黑木沟黄土剖面厚135m,地层连续而完整,在黄土区具有代表性。作者利用透射电镜研究该剖面中的粘土矿物时,在个别样品中发现了极细纤维物质。其含量甚微,难于用其它方法检测。用透射电镜观测极细纤维的微形态、电子衍射谱及X射线能谱等特征。根据观测结果,初步确定为伊毛缟石。
作者
赵惠敏
袁宝印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8期1402-1404,共3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黄土
伊毛缟石
剖面
洛川
分类号
P578.94 [天文地球—矿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2
1
赵惠敏,科学通报,1987年,32卷,10期,799页
2
刘东生,黄土与环境,1985年
同被引文献
111
1
陆琦,刘惠芳,罗莉绢,雷新荣.
广西百色盆地干酪根的研究——兼探干酪根的演化与粘土矿物的关系[J]
.沉积学报,1993,11(2):124-132.
被引量:5
2
万泉.
关于纳米地球科学的一些思考[J]
.矿物学报,2012,32(S1):50-51.
被引量:3
3
刘建明.
与天然纳米—亚微米矿物有关的非传统(非常规)矿产资源[J]
.矿床地质,2002,21(S1):32-35.
被引量:3
4
姜泽春.
地学领域里的纳米科学问题[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14(4):262-266.
被引量:14
5
姜泽春.
纳米科学与地学[J]
.地质地球化学,1993(2):22-25.
被引量:14
6
徐和聆,吴锡浩,邓寄温,殷伟德,蒋复初,肖华国,安芷生,祝一志,孙东怀,欧阳自远,管云彬,马淑兰,孔屏.
黄土地层中奇异微颗粒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3,13(3):57-66.
被引量:15
7
刘东生.
关于是否在地层系统中取消“第四纪”(Quaternary)一名词的讨论和危机[J]
.第四纪研究,2004,24(5):481-485.
被引量:42
8
章振根,姜泽春.
纳米矿床学——一门有前途的新科学[J]
.矿产与地质,1993,7(3):161-165.
被引量:27
9
周炎如.
应用显微FT—IR光谱技术“原位”研究沉积岩中生油母质──干酪根[J]
.沉积学报,1994,12(4):22-30.
被引量:8
10
林传仙,郑作平.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J]
.地球化学,1994,23(2):189-198.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6
1
孙建中,袁维红,李慧琴.
“第四纪”一词之存废及其下界之浅见[J]
.第四纪研究,2005,25(6):670-675.
被引量:2
2
赵惠敏,袁宝印.
洛川黄土剖面中蛋白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
.地质科学,1991,26(4):399-402.
被引量:1
3
薛祥煦,岳乐平,王建其.
从陕西旬邑上新生界剖面看黄土高原新近系/第四系界线[J]
.地层学杂志,2001,25(3):161-165.
被引量:13
4
袁鹏,杜培鑫,周军明,王顺.
铝硅酸盐纳米矿物的地质意义和资源价值再认识[J]
.岩石学报,2019,35(1):164-176.
被引量:3
5
梅枭,孙洪艳,武法东,王彦洁.
中国第四纪下限研究现状浅析[J]
.地质论评,2014,60(4):741-747.
被引量:1
6
袁鹏.
纳米结构矿物的特殊结构和表-界面反应性[J]
.地球科学,2018,43(5):1384-140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XUE Xiangxu1,2, ZHANG Yunxiang1,2 & YUE Leping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 Dynamics (Northwest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Cenozoic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De- 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2.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oess and Quaternary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n 710075, China.
Paleoenvironments indicated by the fossil mammalian assemblages from red clay-loess sequence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since 8.0 Ma B.P.[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6,49(5):518-530.
被引量:16
2
薛祥煦,张云翔,岳乐平.
从哺乳动物化石看中国黄土高原红黏土-黄土系列的气候环境及演变[J]
.中国科学(D辑),2006,36(4):359-369.
被引量:22
3
朱艳明,周力平,张世红.
中国北方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初探[J]
.第四纪研究,2007,27(6):1009-1015.
被引量:10
4
霍俊杰,Reidar Lovlie,苏朴.
大荔遗址磁信息的地质意义[J]
.地层学杂志,2009,33(1):69-75.
被引量:2
5
李郎平,鹿化煜.
黄土高原25万年以来粉尘堆积与侵蚀的定量估算[J]
.地理学报,2010,65(1):37-52.
被引量:10
6
谭成轩,孙炜锋,张春山,吴树仁,石菊松,李滨,王涛.
宝鸡地区典型黄土剖面钻孔岩芯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11,19(5):732-748.
被引量:13
7
吕军,黄海,张明德,黄锐.
蛋白石在聚合物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S3):400-403.
被引量:2
8
瓷板画《云山》[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33(6).
9
谢兴俊,周卫健,鲜锋,武振坤.
中国黄土中松山-高斯极性倒转事件记录的空间对比[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3(2):121-130.
被引量:1
10
袁鹏,杜培鑫,周军明,王顺.
铝硅酸盐纳米矿物的地质意义和资源价值再认识[J]
.岩石学报,2019,35(1):164-176.
被引量:3
1
赵惠敏,袁宝印.
洛川黄土剖面中蛋白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
.地质科学,1991,26(4):399-402.
被引量:1
2
陈以健,刘桂芬,高钧成,滕志宏.
洛川黄土剖面钙结核的ESR测年[J]
.核技术,1993,16(4):204-207.
被引量:3
3
沈承德,刘东生,J.Beer,H.Oeschger,G.Bonani,M.Suter,W.W lfli.
晚更新世黄土堆积物中的^(10)Be记录[J]
.第四纪研究,1989,9(2):169-176.
被引量:10
4
季峻峰,陈骏,刘连文,鹿化煜.
洛川黄土中绿泥石的化学风化与磁化率增强[J]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9,9(7):619-623.
被引量:18
5
韩家,姜文英,吕厚远,吴乃琴,郭正堂.
黄土中钙结核的碳氧同位素研究(二)碳同位素及其古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1995,15(4):367-377.
被引量:39
6
饶文波,罗泰义,高振敏,李晓彪.
最近13万年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P_(org)/P_(inorg)分布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J]
.地球化学,2003,32(4):343-348.
被引量:2
7
胡碧茹,卢演俦.
洛川黄土剖面的粉砂与粘粒比值及粒度旋回[J]
.岩石学报,1989,5(1):12-20.
被引量:3
8
黄春长.
黄土高原南部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与气候变迁[J]
.地理学报,1989,44(1):1-10.
被引量:15
9
卢玉东,孙建中,李同录,张骏,Frakes L A.
利用黄土中的碳同位素半定量地重建古温度[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25(3):139-143.
被引量:5
10
程伟民,谢炳庚,肖宁川.
古地理过程研究的方法与实例——以洛川黄土剖面为例[J]
.地理学报,1993,48(2):131-142.
被引量:6
科学通报
1989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