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其运用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病治异同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 ,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之一。通过对二者的渊薮、内涵、临证应用范围以及重要意义的阐释 ,提出了疾病同—证候异—治疗异。
作者
王新陆
周永红
王新陆
周永红
机构地区
山东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
出处
《光明中医》
2004年第1期6-7,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中医治疗学
辨证论治
医学模式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3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193
1
Che Chen,Sheng Zhou,Qinggang Meng.
A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and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herbal pair with respect to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2018,5(2):185-198.
被引量:3
2
冯继伟,高继宁,郁有福.
劳淋的中医病机证治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14):117-118.
被引量:5
3
池建淮,万毅,袁娟,杨冷梅.
病治异同辨析[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7):426-427.
被引量:3
4
柴兴云,王林,宋越,陈君,李萍.
山银花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4):299-302.
被引量:69
5
程海英.
从《伤寒论》的同病异治看仲景的类证鉴别[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8):36-37.
被引量:1
6
何玲,胡荫奇.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血瘀证关系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7):40-42.
被引量:43
7
柴兴云,窦静,贺清辉,李萍.
山银花中酚酸类成分研究[J]
.中国天然药物,2004,2(6):339-340.
被引量:56
8
王宇,李祖伦.
中药基础理论研究思路与方法刍议[J]
.四川中医,2005,23(2):4-6.
被引量:6
9
阮鸣,彭国平.
金银花挥发油的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59-61.
被引量:32
10
陈可冀,李连达,翁维良.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1-2.
被引量:240
引证文献
15
1
关静,李峰,宋月晗.
“异病同治”的理论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9):650-651.
被引量:30
2
杨昌金.
试析病治异同及其在推拿临床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5):6-6.
3
李晓丹.
运用定喘汤治疗肺系疾病医案2则[J]
.吉林中医药,2012,32(4):417-418.
被引量:2
4
蔡辉,张群燕.
“异病同治”之活血化瘀[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3,42(1):93-96.
5
王蕊,李庭凯.
病治异同的意义及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7):161-161.
被引量:1
6
左新军.
导痰汤异病同治6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40-40.
被引量:1
7
刘哲.
张庆祥教授应用柴平汤治验3则[J]
.四川中医,2015,33(2):158-160.
被引量:3
8
贺福元,贺红,邓凯文,杨岩涛,周逸群,石继连,刘文龙,唐宇.
借超分子“印迹模板”的自主作用解开金(山)银花纷争[J]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6):1152-1160.
被引量:16
9
卓吴会,庄志奇,吴巧凤.
简论精准医学与中医三因制宜和治未病思想关系[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4(1):76-79.
被引量:7
10
傅文第,尹占军.
弘扬中医文化创新高校廉政文化内涵建设[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2):169-17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
王蕾,曹雪晓,栗焕焕,王萌,任晓亮.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子识别与自组装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20,51(2):516-521.
被引量:23
2
刘显银,邱模昌.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中药成分绿色分离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0):183-191.
被引量:3
3
温慧莉,欧阳莎,顾潇宵,陈芳,祝益民.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大黄对脓毒症的作用机制[J]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2023,7(2):90-95.
4
宋宝宏,唐雪梅,马旻新,王伟,蒋媛媛,敖慧,陈璐.
基于GC-MS技术分析共煎煮对苍术-白术药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1):3585-3591.
5
刘旺,张弘菁,刘慧瑛,夏兆云,陆征宇.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理论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的应用[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21,17(2):45-49.
被引量:2
6
Feng Zhao,Sheng-Jing Liu,Qing-He Gao,Ji-Wei Zhang,Guan-Chao Du,Fu Wang,Jun Guo.
Network Pharmacology-Based Study of Chinese Herbal Qixiong Formula in Treating Oligoasthenospermia[J]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0,6(4):481-489.
被引量:2
7
龚翠芬,周雪梅.
妇科祛毒洗剂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2):58-60.
8
朱华,黄飘玲,杨雯琪,韦安达,张淼,何瑞婷.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含天麻成方制剂的归纳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175-178.
被引量:4
9
严石林,陈为,赵琼,于宏波,鲁法庭,李炜弘.
重新思考异病同治中证的内涵[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7-9.
被引量:22
10
杨璐,李丹阳,阎玥,李友林.
中医异病同治临床应用体会[J]
.中医药学报,2012,40(1):49-51.
被引量:19
1
刘玉洁.
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应用论异病同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0):766-767.
被引量:2
2
池建淮,万毅,袁娟,杨冷梅.
病治异同辨析[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7):426-427.
被引量:3
3
何建北.
《金匮要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浅析[J]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9):27-27.
被引量:1
4
何靖霜,张喜德.
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与体质关系的思考[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1):3-4.
被引量:15
5
庞英华.
《内经》辨证论治思想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5):9-10.
被引量:1
6
李姝淳,卢传坚,丁邦晗.
当代名老中医饮食养生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5):893-894.
被引量:3
7
于占富,张丽花.
栀子豉汤加减治疗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49-951.
被引量:7
8
赵峪,苏航,梁秋丽.
加味四君子汤治眼科疾病举隅[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7):46-48.
被引量:1
9
康明非.
试论针灸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J]
.江西中医药,1993,24(5):47-47.
被引量:1
10
何其财.
浅谈“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J]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7(3):107-108.
光明中医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