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涂尔干法社会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涂尔干社会学理论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法律思想 ,他将法律看成是一种社会事实 ,从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的角度分析法律 ,认为不同的团结方式反映出来不同的法律 ,并由此将法律分为压制法和恢复法。涂尔干还分析了犯罪和刑罚 ,财产和契约等具体的法律制度 ,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这些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法社会学研究极具意义。
作者
李楠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法学院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95-98,共4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涂尔干
法社会学思想
社会团结
社会分工
压制法
恢复法
法律制度
分类号
D90-05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渠东,付德根.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梁敬东,付德根.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同被引文献
7
1
渠敬东.
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J]
.社会学研究,1999(1):31-51.
被引量:103
2
朱伟珏.
社会学方法新规则——试论布迪厄对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继承与超越[J]
.浙江社会科学,2006(5):103-108.
被引量:7
3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
王林平.
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百年研究综述[J]
.学术交流,2008(9):114-118.
被引量:4
5
李荣荣.
从有机团结思考社会现实——读《社会分工论》[J]
.西北民族研究,2008(4):50-54.
被引量:9
6
王新,谢敬磊.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认读[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69-71.
被引量:2
7
葛洪义.
社会团结中的法律——略论涂尔干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J]
.现代法学,2000,22(4):140-14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张释文.
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社会秩序的建构与整合[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2):5-6.
1
李敏.
韦伯的法社会学思想探析[J]
.学术界,1999(5):65-68.
2
金韬.
日趋活跃的缅甸外交[J]
.国际展望,1995(18):12-12.
3
张镭,唐宏强.
滕尼斯法社会学思想评介[J]
.河北法学,2000,18(6):103-106.
被引量:1
4
侯钧生,刘晓梅.
迪尔凯姆论法律的道德精神[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2):31-36.
被引量:8
5
舒笙.
阿尔巴尼亚:不理想的“教学”和效果[J]
.国际展望,1999(21):18-19.
6
闫继华.
探析法社会学中问卷调查法的实证性[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28):8-10.
7
李萌.
埃利希的法社会学思想[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7):124-124.
8
林锡星.
大选前的缅甸局势[J]
.东南亚研究,1990(1):50-56.
9
陶建国.
德国《环境损害预防及恢复法》评介及启示[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2):7-10.
被引量:17
10
许德鸿.
剖析美国“新欧洲”战略的实质[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18(4):32-33.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