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共3页
同被引文献10
-
1宋玉珍.京剧张派声腔特点及演唱技巧[J].大舞台,2004(2). 被引量:2
-
2杨曙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J].中国音乐,1997(3):67-69. 被引量:13
-
3言慧珠.京剧旦角發音方法初探[J].人民音乐,1961(3):20-22. 被引量:3
-
4邹环生.演唱风格与民族语言——学习民间说唱音乐演唱的体会[J].人民音乐,1955(10):33-35. 被引量:3
-
5张瑞华.浅谈张君秋先生的唱腔艺术[J].中国京剧,2006(6):42-43. 被引量:4
-
6张君秋.张君秋戏曲散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
7张建民.张君秋唱腔选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
8陆继英.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献给张君秋大师八十寿辰[J].中国戏剧,2000(8):44-47. 被引量:1
-
9张学浩.试谈张派的演唱艺术[J].戏曲艺术,2000,21(3):12-15. 被引量:2
-
10胡晔.民族唱法应走向多元化[J].音乐探索,2003(2):80-82. 被引量:11
-
1陆松龄.浅谈张派声腔艺术的特点[J].中国戏剧,2005(11):32-32.
-
2董晓梅.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中民族化创作技法探析[J].音乐创作,2012(12):123-125. 被引量:4
-
3李宏图.拍摄京剧电影《状元媒》的感受与思考[J].中国京剧,2015(8):42-45.
-
4胡晓.浅谈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J].歌海,2009(3):36-37. 被引量:2
-
5孙怡.陕西风格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4):48-53. 被引量:7
-
6梁佶中.通俗唱法的润腔技巧对民族唱法润腔艺术的借鉴作用[J].音乐创作,2011(2):132-133. 被引量:2
-
7胡芝风.性格迥异 风情万种——看袁淑梅演出《月嫂》、《天山丽人》[J].中国戏剧,2007(5):31-32.
-
8梁佶中.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04,17(5):48-53. 被引量:20
-
9王春伟.浅谈豫剧常派的特色润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以《海风阵阵愁煞人》和《木兰从军》为例[J].青年科学(下半月),2014,0(8):206-206.
-
10孙怡.河南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0(4):23-2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