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植物的抗逆性初探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讲述了影响植物体抗逆性的多种因素以及稀土、多胺、脱落酸和水杨酸在植物体抗逆性中的作用和机理。
作者
李瑞国
于淑玲
机构地区
邢台学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04年第1期65-66,共2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植物
抗逆性
激素
苯甲酸
水杨酸
多胺
稀土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14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1
洪剑明,邱泽生.
植物的抗性生理(二)[J]
.生物学通报,1997,32(6):6-8.
被引量:22
2
洪剑明,邱泽生.
植物抗性生理(一)[J]
.生物学通报,1997,32(5):13-15.
被引量:16
3
林忠平 等.走向21世纪的植物分子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5—114,142—157.
4
彭安,庞欣.
稀土对植物抗逆作用的自由基机制[J]
.环境化学,2002,21(4):313-317.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刘燕云,曹洪法.
酸雨和SO_2作用下SOD酶活性与菠菜叶片损伤相关性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3,4(2):223-225.
被引量:44
2
王宪泽.
稀土农用的效果、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的生理基础[J]
.稀土,1994,15(1):47-49.
被引量:53
3
沈博礼,戴新宾.
稀土对小麦叶绿体光化学反应的效应[J]
.稀土,1994,15(2):71-72.
被引量:34
4
邹晓燕,刘厚田.
植物对SO2的敏感性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1989,9(6):427-432.
被引量:20
5
高岩,张汝民,郭旭宏.
盐胁迫下稀土浸种对薏苡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影响的研究[J]
.稀土,1995,16(6):35-36.
被引量:16
6
关义新,戴俊英,林艳.
水分胁迫下植物叶片光合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4):293-297.
被引量:231
7
李美如,刘鸿先,王以柔.
植物细胞中的抗寒物质及其与植物抗冷性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5):328-334.
被引量:42
8
蒋明义,郭绍川.
水分亏缺诱导的氧化胁迫和植物的抗氧化作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32(2):144-150.
被引量:256
9
胡勤海,叶兆杰.
稀土元素的植物生理效应[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32(4):296-300.
被引量:132
10
侯彩霞,沈博礼,刘戈,申世坤.
镧和铈对小麦幼苗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J]
.稀土,1997,18(2):64-66.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67
1
徐娟,王敏,薛爱芳,李庆,康勤书,陈浩.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施用稀土微肥后魔芋中的镉、铅和铬[J]
.中国稀土学报,2006,24(z2):122-125.
被引量:8
2
周锡昌,赵则春,杨旻,郝广勤,梅启明.
稀土钕对中国兰花品种线粒体酶活力及其同工酶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3):5-7.
被引量:1
3
马广岳,施国新,王学,徐勤松,王贵民,Rafeek Nhaled.
镧、锌及其交互作用对浮萍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J]
.农村生态环境,2004,20(3):42-45.
被引量:2
4
马文月.
植物冷害和抗冷性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03-1006.
被引量:35
5
颜学武,金宗哲,梁金生,王静,冀志江.
硝酸铈减少O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33(11):1206-1208.
被引量:9
6
金进,叶亚新,程明,陆爱香.
铈对酸雨胁迫下玉米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944-946.
被引量:4
7
李彦慧,佟爱民,刘冬云,周怀军,杨敏生,佟荣喜.
廊坊杨抗寒性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8(4):23-26.
被引量:23
8
郁松林,康喜亮,王果平.
温度胁迫下果树膜系统变化及其修复机制研究进展[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4):477-481.
被引量:5
9
王迅,张新全,刘金平.
寒冷胁迫下野生扁穗牛鞭草应激反应多样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5-46.
被引量:3
10
张水金,黄庭旭,章杏,杨东,涂诗航,谢鸿光,马宏敏.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2005,20(B12):154-159.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40
1
樊玉颖.
钙调素与植物抗逆性的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z1):98-102.
被引量:3
2
张艳敏.
甜菜碱与植物抗逆性[J]
.河北农业科学,2004,8(2):85-90.
被引量:6
3
吴建民,幸华,赵志光,安黎哲.
植物抗冻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冰川冻土,2004,26(4):482-487.
被引量:9
4
薛国希,高辉远,李鹏民,邹琦.
低温下壳聚糖处理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30(4):441-448.
被引量:71
5
杨淑红,王新建,王文君.
耐寒棕榈科植物的北方园林应用建议[J]
.河南林业科技,2004,24(3):51-52.
被引量:6
6
杨涛,李传勇,汤惠华.
乐果对菠菜叶片POD、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4):19-21.
被引量:16
7
赵丽英,邓西平,山仑.
活性氧清除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2):413-418.
被引量:280
8
杜朝昆,李忠光,龚明.
水杨酸诱导的玉米幼苗适应高温和低温胁迫的能力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1):19-22.
被引量:69
9
史燕山,骆建霞,王煦,赵坤平,刘玉冬,黄俊轩.
5种草本地被植物抗旱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5):130-134.
被引量:71
10
季晓波,季荣.
日本龟蜡蚧对柿树的危害及防治[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2):70-7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9
1
代红军,曾洪学.
植物抗冻性研究进展[J]
.农业科学研究,2006,27(3):71-74.
被引量:3
2
王红,张琪林.
柿树受日本龟蜡蚧危害后丙二醛及保护酶变化的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07,27(6):67-72.
被引量:1
3
叶亚新,金琎,陈佳佳,李莎莎.
Ce^(3+)对低温胁迫下萝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1):153-156.
被引量:2
4
张雯婷,杨学军,唐东芹.
中国植物极限温度分区的探索性研究[J]
.中国园林,2011,27(4):63-69.
被引量:9
5
史惠兰.
青海湖地区4种荒漠植物抗逆性指标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27-14229.
被引量:6
6
黄志谋,沈其文,蔡克桐,周慧梅.
我国水稻抗逆性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29-132.
被引量:5
7
黄志谋,蔡克桐,沈其文,周慧梅.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Stress Resistance of Rice in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13(12):2529-2533.
8
段士中,彭培好,王玉宽,徐佩.
青冈在济宁地区的引种试验[J]
.北方园艺,2013(1):53-55.
被引量:1
9
程景民,胡婧超.
中国与全球抗逆转基因水稻研究的可视化对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4):149-1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杨腾腾,董宏彪,尚立国,张茂良,韩春琦,韩晓弟.
大蒜提取液对黄瓜抗冻性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0(17):40-41.
2
龚培灶,朱兴华,王铮敏.
聚乙二醇处理对烟草种子活力及幼苗抗寒生理的影响[J]
.三明学院学报,2010,27(6):571-576.
被引量:5
3
何丽斯,夏冰,孟祥静,谭国华,贺佳,彭峰,汪仁.
水杨酸和脱落酸对低温胁迫下茉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1,27(5):1083-1088.
被引量:24
4
李秋娜,孔郑,张身嗣.
佛甲草对冬季自然温度变化的生理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175-177.
被引量:1
5
胡秀,吴福川,郭微.
基于MaxEnt生态学模型的毛姜花潜在园林引种区预测[J]
.中国城市林业,2013,11(4):28-31.
被引量:2
6
龚敏元.
闽西北小城镇及乡村绿化树种适应性选择模式探讨——以泰宁县城乡绿化建设为例[J]
.福建林业,2014(1):28-30.
被引量:2
7
刘琪,童森峰.
虫害对林木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581-8583.
被引量:3
8
王立,王敏,马放,李哲,吴洁婷,安广楠.
丛枝菌真菌对小麦的促生长效应与根腐病抑制效应[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5,47(4):15-19.
被引量:7
9
尹艳,党伯岳,刘世会,赵德刚.
四倍体头花蓼黄酮合成关键酶和抗逆性酶及根系活力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5,34(4):22-25.
被引量:3
10
李楠.
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基因组学研究趋势以及热点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5):184-193.
被引量:14
1
徐书显,曾亚平,陈崇智,傅根铭.
稀土对布鲁氏菌酶活性的影响[J]
.稀土,1991,12(3):68-69.
被引量:15
2
陈颖,谢寅峰,曹福亮.
稀土在组织及细胞培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4):380-384.
被引量:7
3
郭俊明,杜瑛.
植物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其某些影响因素(续完)[J]
.四川稀土,1996(1):10-12.
被引量:6
4
郭俊明.
植物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其某些影响因素[J]
.四川稀土,1995(4):13-16.
被引量:1
5
刘春明,邓艳超,程军.
苯甲酸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94-96.
被引量:3
6
曹晓婕,陈登金.
稀土对黄秋葵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43-44.
被引量:3
7
邢永娜,卢大儒,邱信芳,薛京伦.
影响反转录过程多种因素的探讨[J]
.细胞生物学杂志,1998,20(1):38-41.
被引量:6
8
黄德盈,蔡玺,吴士筠,杉浦幸雄.
稀土离子对Taq^(TM)DNA聚合酶的抑制机理(英文)[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2):1-4.
9
生态学[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8,14(7):124-125.
10
王春涛,施国新,徐勤松,武晓燕,王学,胡金朝,马广岳.
外源钕减轻了重金属镉对菹草的毒害作用[J]
.中国稀土学报,2004,22(6):821-824.
被引量:11
农业与技术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