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间作物对幼龄茶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几年来,我县茶叶生产以每年千亩的速度发展,建造了大批双条栽茶园。但是,部分新茶园因幼龄期(1、2龄)间作不合理,出现“头年造一片,二年茶不见,三年再造园”的现象,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经济损失。为使新建茶园能达到“一年种,二年摘,三年亩产过百斤”的目标,既要促进茶树丰产骨架的迅速形成,也要使幼龄茶园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为此,我们选择了几种当地普遍间作的作物,在新建茶园内进行间作试验,以选出幼龄茶园适宜的间作物品种。
作者
张吉松
黄治洲
机构地区
福建省建始县红岩镇特产站
出处
《中国茶叶》
1992年第5期12-15,共4页
China Tea
关键词
茶树
生长
幼龄树
间作
分类号
S571.10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5
1
陶汉之,周良骝,方一平,程茱萸,周建军.
茶树蒸腾特性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5,6(4):349-354.
被引量:24
2
宋同清,肖润林,彭晚霞,王久荣,李盛华.
白三叶草间作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地温及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45-48.
被引量:16
3
班昕.
山东茶区幼龄茶园管理技术[J]
.中国茶叶,2007,29(2):32-33.
被引量:4
4
黄寿波.茶树生长的农业气象指标.中国农业气象,1981,2(3):54-57.
5
于振国.低龄茶园间作花生.中国茶叶,1989,:22-22.
6
杜申奎 张修谊.新建茶园间作物遮荫试验.中国茶叶,1991,:23-23.
7
杜申奎 张修谊.新建茶园间作物遮阴试验.中国茶叶,1991,13(4):23-23.
8
于振国.低龄茶园问作花生.中国茶叶,1989,5:22-22.
9
邬发田,杨新莉,梁富强,梁尚敏,李清,李承江.
茶粮间作和谐共生 生态经济效益显著[J]
.宜宾科技,2009(2):21-23.
被引量:6
10
宋中玲,郑良臣,柳红,赵良.
鲁山优质青峰茶生长气候条件及灾害预防措施[J]
.山东农业科学,2010,42(5):108-10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吕小营,欧阳石光,张丽霞.
山东新建茶园间作花生与春玉米的效应比较[J]
.山东农业科学,2011,43(8):29-32.
被引量:9
2
吕小营,欧阳石光,张丽霞,黄晓琴,向勤锃.
新建茶园不同间作模式及覆盖遮阴效应比较研究——种植模式Ⅰ:茶行东西走向[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5):33-36.
被引量:6
3
吕小营,欧阳石光,张丽霞,向勤锃,黄晓琴.
新建茶园不同间作模式及覆盖遮阴效应比较研究——种植模式Ⅱ:茶行南北走向[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6):44-49.
被引量:2
4
王国华.
幼龄茶园间作的实践与思考[J]
.茶叶通讯,2000,27(4):14-1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梁远发,田永辉,王国华,王家伦,周国兰,姚雍静.
乌江流域茶叶优质栽培及生态效益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4):450-454.
2
董召荣,沈吉,朱玉国,宋贺.
幼龄茶树与小黑麦间作系统的生态效应[J]
.热带作物学报,2007,28(4):66-72.
被引量:8
3
黎健龙,涂攀峰,陈娜,唐劲驰,王秀荣,年海,廖红,严小龙.
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7):2040-2047.
被引量:83
4
吕小营,欧阳石光,张丽霞.
山东新建茶园间作花生与春玉米的效应比较[J]
.山东农业科学,2011,43(8):29-32.
被引量:9
5
刘盛旭.
皖南茶园间作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3):152-153.
被引量:2
6
吕小营,欧阳石光,张丽霞,黄晓琴,向勤锃.
新建茶园不同间作模式及覆盖遮阴效应比较研究——种植模式Ⅰ:茶行东西走向[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5):33-36.
被引量:6
7
吕小营,欧阳石光,张丽霞,向勤锃,黄晓琴.
新建茶园不同间作模式及覆盖遮阴效应比较研究——种植模式Ⅱ:茶行南北走向[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6):44-49.
被引量:2
8
毛平生,朱启东,石旭平.
论茶园人工植物群落的建设[J]
.蚕桑茶叶通讯,2012(4):23-27.
被引量:3
9
汪强强,韩晓阳,张丽霞.
几种豆科植物茶园间作的氮素协调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2):52-56.
被引量:1
10
张小琴,陈娟,梁远发.
间作对幼龄茶园生态与茶树生育及效益影响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67-71.
被引量:11
1
鄢运祥,何春仙,黄长萍.
不同间作物对幼龄茶树生长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0,39(2):47-47.
被引量:5
2
李莲英.
冬季低温对荔枝幼龄树生长影响的初步探讨[J]
.广西气象,1990,11(4):48-49.
3
王春良,梁玉文,靳力,唐桦.
苹果园不同间作物对山楂叶螨的抑制效果[J]
.宁夏农林科技,1998(2):25-25.
4
栾峰.
桃园受涝后间作物对桃树的影响[J]
.落叶果树,2001,33(3):50-50.
5
区靖祥,蒋爱湘.
小粒种咖啡幼龄树营养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1991,12(1):51-60.
被引量:2
6
N.E.A.MALENGA,肖纯.
不灌溉无性系幼龄茶树对氮肥的反应[J]
.贵州茶叶,1997(1):40-40.
7
王晶.
枣树食芽象甲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16,29(9):90-90.
被引量:1
8
李维权,赵晓华.
对幼龄茶树冻害的浅思[J]
.贵州茶叶,1993(3):41-42.
被引量:1
9
高椿翔,刘春生,邓国胜,张有省.
新建果园果前期间作物配置[J]
.林业科技通讯,1997(1):37-37.
10
黄东风,罗涛,林新坚.
沼液在幼龄茶树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
.中国沼气,2002,20(2):42-43.
被引量:8
中国茶叶
199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