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性的一般与特殊
被引量:
9
On the Commonness and Speciality of Human Natur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般的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人之为人的性质 ,是作为人的本质特性的社会实践性及其所派生的人的社会性与人的自然性、人的能动性与人的受动性、人的现实性与人的理想性、人的自觉性与人的自发性、人的理性与人的非理性等的统一。特殊的人性是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类”的人性、群体人性。
作者
陶富源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Prob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的人学建设与人的发展>(03BZX0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人性
一般的人性
特殊的人性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09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17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02.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0.
3
何其芳.《毛泽东之歌》[J].人民文学,1977,(9).
4
.《孟子·告子上》[M].,..
5
.《荀子·性恶》[M].,..
6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293-294.
7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37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2.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5.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2.
共引文献
609
1
夏燕.
论电影艺术美:内容美与形式美的辩证关系[J]
.时代文学,2008(14):180-182.
2
梁韦弦.
老子、孔子及韩非思想四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52-56.
3
李守庸.
孟轲对孔子义利观中积极因素的继承与发展[J]
.经济评论,2004(4):8-14.
被引量:1
4
蒋振华.
《庄子》寓言的双重承负[J]
.中州学刊,2004(4):154-156.
被引量:1
5
杨国荣.
儒家的形上之思[J]
.浙江学刊,2004(4):75-79.
被引量:12
6
王元骧.
关于艺术形而上学性的思考[J]
.文学评论,2004(4):5-15.
被引量:17
7
胡沫,孙其昂.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哲学视域[J]
.江汉论坛,2004(8):136-138.
被引量:6
8
张守民.
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时代真正的智慧[J]
.高校理论战线,2004(7):28-34.
被引量:1
9
胡永中.
人性与罪犯改造[J]
.中国监狱学刊,2004,19(4):56-57.
10
丁原明.
老子的生存哲学[J]
.哲学研究,2003(3):40-4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61
1
董杰.
对近25年来中外体育概念研究的比较[J]
.体育与科学,2001,22(2):31-35.
被引量:41
2
孔宪铎.
基因与人性——生命科学与社会学理论的分析[J]
.文史哲,2004(4):6-14.
被引量:19
3
赵建国.
利用人性还是改造人性[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2):11-14.
被引量:3
4
路红梅,李河菊.
论人性的系统结构及其特征[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1):35-38.
被引量:7
5
徐惠.
试论人性和人的本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S2):236-239.
被引量:2
6
俞吾金.
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儒家人性理论与基督教人性理论的比较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49-53.
被引量:38
7
罗辑.
人性辨析[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3):13-20.
被引量:1
8
张廷文.
对人性的多侧面认识及现实意义[J]
.河南社会科学,1998,6(3):79-82.
被引量:4
9
朱光潜.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J]
.文艺研究,1979(3):39-42.
被引量:155
10
周继旨.
论人性形成过程中的层次与发展趋势的指向──从孟、荀关于人性善恶之争说起[J]
.中国哲学史,1997(2):18-2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9
1
陈启权.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人性化书写[J]
.芒种,2012(20):203-204.
2
杨梅.
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读《人性的污秽》[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28-29.
3
罗健,沈一兵.
近年来国内人性问题研究综述[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4):12-17.
被引量:4
4
雷骥.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人性基础探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2):13-18.
5
侯怀银,刘亚敏.
回归人性——高等教育的自身呼唤[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3):89-94.
被引量:4
6
王安全.
教育学的理想是理想地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6):8-11.
被引量:2
7
秦毅.
论体育的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J]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5):6-9.
8
许洁,吴超.
安全人性学的学科体系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8):10-16.
被引量:9
9
吴超,贾楠.
安全人性学内涵及基础原理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16(6):153-15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赵文斌,张福宪.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内涵及现实意义研究[J]
.网络科技时代,2007(20):86-87.
2
刘菲.
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来解读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J]
.文教资料,2011(22):109-110.
3
陈联.
走向人性化:成人教育的理念[J]
.大学教育科学,2011(4):24-28.
被引量:3
4
张利洪,李静.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J]
.学前教育研究,2011(9):38-42.
被引量:4
5
朱静然,张凤,冯爽.
人文教育视域下高校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4(2):33-36.
被引量:6
6
李龙强.
人性观照下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1):89-92.
被引量:3
7
王银峰,吴超,黄锐,杨雅雯.
安全人性学视域下的个体安全行为模型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28(9):1-6.
被引量:9
8
周欢,吴超.
安全人性学的基础原理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5):3-8.
被引量:14
9
李舒波,李焕武.
“3+X”教师教育课程的反思与重建[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32(10):97-101.
被引量:1
10
魏晓阳,汪洋,严新平,陈思,吴兵.
事故建模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3):46-52.
被引量:15
1
成复旺.
中国美学、人学与文化[J]
.哲学动态,1995(11):35-36.
2
张治华.
略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一致性[J]
.理论与当代,1996,0(6):16-18.
3
朱正国.
物质与社会存在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吗?──兼论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J]
.天中学刊,1997,12(6):10-16.
4
刘蔚华.
中国思想史的一般与特殊[J]
.哲学研究,1984(1):57-58.
5
吾淳.
对雅斯贝斯轴心期精神即“共同因素”理论的重新审视[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1):12-21.
6
李志.
试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一般”与“特殊”——从生产力决定论上升到阶级理论[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9(1):203-212.
7
李恒瑞.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的理解[J]
.岭南学刊,1990(5):19-24.
8
王殿卿.
论“和”的内在与外在价值[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6):1-2.
9
吴远.
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J]
.现代哲学,1995(1):91-93.
10
陈嘉兴.
浅析福柯《疯癫与文明》对理性时代历史的反叛[J]
.赤子,2015,0(8X):24-25.
探索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