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跟班与小说的末路——刘震云及其《手机》批判
被引量:9
出处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8,共5页
同被引文献21
-
1杨剑明.论好莱坞类型电影的美学特性[J].戏剧艺术,1998(1):73-81. 被引量:9
-
2摩罗,杨帆.刘震云:奴隶的痛苦与耻辱[J].当代作家评论,1998(4):4-7. 被引量:18
-
3南帆.躯体修辞学:肖像与性[J].文艺争鸣,1996(4):30-39. 被引量:72
-
4J·希利斯·米勒,王逢振.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7(4):72-78. 被引量:68
-
5潘军.答何锐先生问[J].山花,1999,0(3):7-9. 被引量:7
-
6邴正,钟贤巍.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与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J].北方论丛,2004(5):6-15. 被引量:7
-
7周罡,刘震云.在虚拟与真实间沉思——刘震云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2(3):31-35. 被引量:72
-
8贺绍俊.文学中的知识分子问题[J].文艺研究,2005(2):4-4. 被引量:3
-
9昌切.谁是知识分子?——对作家身份及其功能变化的初步考察[J].文艺研究,2005(2):13-19. 被引量:5
-
10费瑟斯通.消解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引证文献9
-
1吴丽芳.崇高的消解——试析刘震云小说中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J].孝感学院学报,2006,26(4):62-65. 被引量:1
-
2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5):67-73. 被引量:1
-
3马俊山.刘震云:“拧巴”世道的“拧巴”叙述[J].当代作家评论,2011(6):132-138. 被引量:10
-
4刘剑.大雅大俗刘震云[J].中国作家(文学版),2012(2):106-111.
-
5梁爱民.反美学:视觉文化中的小说消费[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1):128-131.
-
6王坤.影视文化背景下刘震云小说的思想特质[J].电影文学,2013(11):50-51.
-
7梁爱民.论视觉时代的小说消费[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3):122-127.
-
8郭宝亮.刘震云小说的新世纪转型[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5(1):117-124.
-
9吴敏.《我不是潘金莲》中李雪莲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J].文化学刊,2022(5):77-80.
二级引证文献12
-
1梁爱民.视觉文化“围剿”与小说“生存危机”[J].江淮论坛,2012(3):167-171. 被引量:1
-
2吴玉苗.从《手机》看刘震云小说语言的“拧巴”风格[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5):189-190.
-
3黄蓉.略谈对刘震云小说“幽默”的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0):62-62.
-
4梁蕾.试论刘震云小说的语言特色[J].芒种,2014,0(7):169-170.
-
5袁清.黑色幽默在中国[J].科技视界,2015(16):40-40.
-
6王娇娇,李瑞楠.从模因论视角分析句式“不是A,而是B”——以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34(3):22-29.
-
7江南.刘震云小说语言论[J].甘肃社会科学,2016(3):24-29. 被引量:3
-
8丁纯.由言说折射出的底层镜像--评刘震云小说《我不是潘金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2):27-31. 被引量:1
-
9董颖.刘震云小说《我不是潘金莲》的叙事话语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5):92-95. 被引量:1
-
10赵黎明.刘震云小说写作的“语言学转向”[J].当代文坛,2019(4):163-171. 被引量:3
-
1张承新.雷雨[J].工会博览,2015,0(17):51-51.
-
2晓红.韦蕊:“瑶族公主”恋上小跟班[J].农家女,2015,0(6):18-19.
-
3王昕朋.胡老板进京(中篇小说)[J].红豆,2013,0(6):28-53.
-
4靳顺高.活着(小小说)[J].教师博览(中旬刊),2014(2):63-64.
-
5谐趣园[J].河北企业,1998,0(8):48-48.
-
6杨贵全.卸任[J].中华诗词,2014(3):35-35.
-
7南方.她的情书与爱无关[J].青年博览,2008,0(9):18-18.
-
8流言.站前小店,春天见[J].人民文摘,2005,0(9):78-79.
-
9瞿光唐.做孙女的“书童[J].老友,2014(5):40-40.
-
10留言版[J].新青年(珍情),2001,0(3):2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