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生态环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4,共1页
Meteorological Monthly
-
1张国友.浅谈淮安市气候与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5(33):78-78.
-
2马勇.艾比湖流域气候与生态环境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能源与节能,2012(8):86-87.
-
3吴俊铭.论贵州喀斯特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J].贵州环保科技,2000,6(1):46-50. 被引量:6
-
4李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J].山西气象,2004(3):15-17. 被引量:4
-
5安兴琴,陈玉春.浅议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气候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20(1):116-119. 被引量:2
-
6李俊梅,樊林,段昌群.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云南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4(5):67-73. 被引量:6
-
7苏里坦,宋郁东,张展羽.近40a天山北坡气候与生态环境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干旱区地理,2005,28(3):342-346. 被引量:22
-
8黎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省委中心组学习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及适应对策研究[J].党的建设,2006(7):23-23.
-
9李俊梅,李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云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25(1):77-83. 被引量:8
-
10吴俊铭.遵循气候规律 建设生态环境[J].贵州气象,2000,24(5):31-3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