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稻作文化
被引量:8
The Rice Cultivation Culture in the Watershed of Hong Shui River
出处
《农业考古》
2004年第1期44-54,共11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参考文献12
-
1马洪路.再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谷物加工[J].农业考古,1986(2):135-142. 被引量:8
-
2容观琼.《人类学概论》油印本[M].中山大学,1982年..
-
3.《广西民问文学丛刊》第五集[M].,1982年..
-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第113页.
-
5高尔基.《苏联的文学》[M].,..
-
6吴妙鬃.《广西野生稻资源考察报告》[A]..《野生稻资源研究论文选集》[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
-
7广西文物考古训练班 广西文物工作队.《广西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M].,..
-
8.《广西文物考古报告集》[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
9于凤芝,方一中.广西钦州独料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82(1):1-8. 被引量:17
-
10黄润柏.壮族“舞春牛”习俗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97(4):82-87.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43
-
1丁兰兰.史前刻槽盆功能考察[J].文博,2007(6):45-51. 被引量:2
-
2胡保华.内蒙古白音长汗二期乙类遗存房址居住面上遗存分析[J].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2):47-55. 被引量:6
-
3黎国韬,邱洁娴.春牛舞与立春仪考[J].文化遗产,2012(1):145-151. 被引量:6
-
4陈小波.壮族牛崇拜出现时间的考古学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1998(4):32-37. 被引量:7
-
5廖国一,黄华枢.环北部湾沿岸古代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环北部湾沿岸经济文化变迁系列研究论文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1998(2):54-62. 被引量:8
-
6张世鹏.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理论思考[J].国际政治研究,2001,22(1):67-75. 被引量:1
-
7方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套用范式分析框架的缺陷[J].经济科学,2006(2):121-128. 被引量:4
-
8覃乃昌.《麽经布洛陀》与华南珠江流域的稻作农业——《麽经布洛陀》与稻作农业史研究之一[J].百色学院学报,2008,21(4):1-15. 被引量:7
-
9赵方辉.释“元”——《易经》歧解例研究[J].科学之友(下),2010(1):90-92. 被引量:1
-
10韦苏文.寻找桂学文脉的更远点[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1-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101
-
1庞声航.壮医内科学的发掘整理研究项目简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z1):147-148. 被引量:1
-
2张莉.南海地区古代的海洋经济活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18(3):74-78. 被引量:3
-
3白耀天.壮族稻作技术发展述略(下)[J].百色学院学报,2003,17(1):20-27. 被引量:5
-
4白耀天.壮族稻作技术发展述略(上)[J].百色学院学报,2002,16(5):1-5. 被引量:2
-
5陈小波.壮族牛崇拜出现时间的考古学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1998(4):32-37. 被引量:7
-
6潘其旭.以“那文化”研究为基础建立壮学体系的理论构架[J].广西民族研究,1998(1):77-92. 被引量:13
-
7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独立起源论[J].农业考古,1998(1):316-321. 被引量:11
-
8覃乃昌.明清时期广西对水稻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明清时期广西稻作农业史研究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1997(2):27-34. 被引量:2
-
9黄润柏.壮族“舞春牛”习俗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97(4):82-87. 被引量:15
-
10彭适凡.江西先秦农业考古概述[J].农业考古,1985(2):108-115.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8
-
1覃乃昌.《麽经布洛陀》与华南珠江流域的稻作农业——《麽经布洛陀》与稻作农业史研究之一[J].百色学院学报,2008,21(4):1-15. 被引量:7
-
2江剑波.壮族兽医起源初探[J].古今农业,2008(3):49-55.
-
3雷英章.隆安县稻作文化现象探析[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0,23(1):42-46. 被引量:3
-
4曾亚文,杜娟,普晓英,罗曦,杨树明,杨涛.Relationship between Rice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13(10):2247-2256. 被引量:3
-
5李苗.有关“雒田”问题研究考述[J].农业考古,2013(3):76-80.
-
6刘祥学.论壮族地区的水稻种植与环境适应的关系[J].热带地理,2013,33(6):748-755.
-
7蒙翡琦.壮泰稻作文化比较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4(7):59-63.
-
8李斯颖.壮族族源神话新探——一种分子人类学的视角[J].百色学院学报,2020,33(3):57-63.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吴德群.包容:壮族山歌交往的特征[J].传承,2012(2):72-73.
-
2吴德群.社会学视角下的布洛陀文化——对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09(2):108-112. 被引量:5
-
3刘婷.壮族布洛陀文化研究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3):28-33. 被引量:2
-
4农福庞.广西隆安县“那”文化及其产业构想[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6):68-71.
-
5蔡小珍.初中作文与壮族传统文化的关系[J].中学教学参考,2012(34):24-25.
-
6李苗.有关“雒田”问题研究考述[J].农业考古,2013(3):76-80.
-
7陈赟娟,魏明,郭琼仙,龚菊声.云南高原特色优质稻发展模式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13(11):19-21. 被引量:1
-
8陈嘉.广西左江岩画与稻作文化[J].农业考古,2016,0(3):225-235. 被引量:9
-
9聂瑞,何裕,黄频英,赵飞.广西隆安县壮族那文化遗产的内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34-236. 被引量:5
-
10张志巧,张建春.布洛陀文化与壮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4):82-86. 被引量:4
-
1韦目阔.喀斯特山区玉米—黄豆免耕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7(5):7-8.
-
2代正福.论贵州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流域旱坡地甘蔗的发展[J].热带农业科技,2004,27(3):33-34.
-
3韦目阔.喀斯特山区玉米—黄豆免耕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2):32-33.
-
4景可.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思考[J].水土保持通报,2001,21(1):1-5. 被引量:23
-
5唐晓平.嘉陵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2):148-155. 被引量:7
-
6姜晓明,夏金虎,刘珞.陕南地区银杏大蚕蛾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7):148-148. 被引量:3
-
7陈循谦.论水土保持与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4,6(2):61-67. 被引量:3
-
8雷钧.雾漫红水河[J].广西烟草,2014,0(8):72-72.
-
9韦海燕,韦发才,杨再豪,莫生华,罗美云.天峨县玉米铁甲虫的发生与防治[J].广西植保,2006,19(3):25-27. 被引量:1
-
10邓伯龙,于曙明,孙建昌,陈波涛.贵州省麻疯树资源现状与新品种选育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4):9-11. 被引量: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