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审丑的几种方式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美学发展史上 ,丑从美的陪衬、对照到美的对立面 ,丑的地位得到不断的提升。审丑与审美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 ,它影响和决定着人们对待世界的态度和方法。
作者
莫丽娟
王永崇
陈靖怡
机构地区
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Journal of Southeast Guizhou N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丑
美
审丑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牛宏宝.
康德在丑面前的尴尬[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6(4):66-70.
被引量:7
2
[英]鲍桑葵 著,张今.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1985.
3
(德)莱辛著,朱光潜.拉奥孔[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共引文献
6
1
张中锋.
从化恶为丑到欲望表现--论审丑之所以可能的转换机制[J]
.文史哲,2008(3):131-139.
被引量:6
2
陈凤珍.
现代后现代语境中丑学的崛起[J]
.社科纵横,2009,24(3):88-89.
3
张中锋.
论和谐派美学中的丑学理论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1-156.
4
何泳瑞.
中国丑学探微——以魏晋时代为视角[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1):105-109.
被引量:1
5
牛宏宝.
美学问学记[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2):5-13.
6
裴幸子.
后现代身体审丑探究[J]
.昭通学院学报,2020,42(2):67-71.
同被引文献
20
1
孙作云.
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壁画考释[J]
.文物,1977(6):17-22.
被引量:60
2
刘东方.
浅议审丑的可能性[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0(6):55-57.
被引量:4
3
董小玉.
先锋文学创作中的审丑现象[J]
.文艺研究,2000(6):25-28.
被引量:16
4
林少华.芥川龙之介:恍惚的不安[N].中华读书报,2005-05-11.
5
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全集[M].筑摩书房,1976.
6
文浩若.芥川龙之介和他的创作[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7
李娜.《河童》表现出的芥川龙之介晚年的艺术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8
朱存明.
论浪漫型艺术的现代转型[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4):108-113.
被引量:6
9
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36.
10
亚里士多德 陈中梅译注.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引证文献
4
1
鲁杰,王宗杰.
略论《河童》中的审丑艺术[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9(2):142-145.
2
陈思.
论审丑之维度[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21):117-117.
3
陈思.
论审丑之维度[J]
.艺海,2013(10):177-178.
4
李叶.
论审丑[J]
.红河学院学报,2016,14(1):103-106.
1
孟庆艳.
形式的合目的性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之比较[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2):95-98.
2
申喜萍.
张宇初的美学思想蠡测[J]
.宗教学研究,2004(3):64-66.
被引量:2
3
李昕欣.
庄子自由论思想浅析[J]
.金田,2012(7):110-111.
4
吴若增.
儒术儒教及具他[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07(11X):22-22.
5
文思雨.
谢谢您,老师[J]
.学生·家长·社会(下),2009(9):49-51.
6
张月亮.
绝对的美和相对的丑——从西方古典文学艺术看审丑的源流[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8):240-240.
被引量:1
7
何晓凤.
浅谈美学中的审丑与审美[J]
.青春岁月,2013,0(18):88-88.
8
简圣宇.
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3-35.
被引量:3
9
简圣宇.
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7):13-16.
被引量:7
10
袁义江,郭延坡.
论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16(5):24-28.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