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和实施高就业视为宏观管理的两大基本任务。在改革开放之前和实施改革开放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压低农副产品价格的办法来维持较低的物价水平,通过限制农民进城等方式来维持较低的城镇公开失业率。而在实现“软着陆”(1996年)后,特别是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基础、短缺经济宣告结束、卖方市场被买方市场代替以后,用行政方法控制价格、户籍管理方法限制人口流动的时代便彻底宣告结束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市场机制逐渐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基础,传统的“大锅饭”体制所掩盖的大量冗员必然被释放出来。农村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数以亿计,这些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流入城镇,形成了进城寻求打工的所谓“民工潮”。民工潮的出现,必然给原本已经处于“潜在农业”状态下的城镇职工造成下岗、待业及失业的巨大压力。到目前为止,我国城镇职工下岗、甚至失业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失业、增加就业,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能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在总结我国近年来就业实践基础上,解析我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条件与机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出处
《财经政法资讯》
2004年第2期3-14,共12页
Information of Economics and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