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东南亚史》读后
Thoughts on Reading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出处
《东南亚纵横》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8-79,共2页
Crossroads:Southeast Asian Studies
-
1王民同.《剑桥东南亚史》评介[J].学术探索,2003(12):85-87.
-
2贺圣达.研读剑桥史 走进东南亚——《剑桥东南亚史》译后感言[J].中国图书评论,2003,26(11):41-43.
-
3李晨阳,张荣美.东南亚史研究的新突破——评《形异神似:全球背景下的东南亚,公元800—1830年》[J].世界历史,2013(4):142-144.
-
4贺圣达.东南亚历史编纂学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剑桥东南亚史》述评[J].云南社会科学,2003(3):80-84. 被引量:1
-
5王民同.《剑桥东南亚史》的编写特点及其谬误[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4):71-75.
-
6贺圣达.《剑桥东南亚史》述评[J].东南亚,2003(1):63-64. 被引量:1
-
7梁晨,祝湘辉.“《剑桥东南亚史》评述与中国东南亚史研究”研讨会综述[J].世界历史,2010(2):155-156.
-
8瞿健文,李晨阳.东南亚历史研究的新高度——评《剑桥东南亚史》[J].思想战线,2003,29(5):138-140.
-
9贺圣达.新世纪的东南亚史研究:强化宏观,深化微观[J].世界历史,2000(1):10-11.
-
10林祖泉.试论郑樵的自然科学精神——纪念郑樵逝世850周年[J].福建史志,2012(6):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