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1-182,共2页
Guizhou Ethnic Studies
同被引文献54
-
1《历史研究》1996年总目[J].历史研究,1996(6):188-190. 被引量:3
-
2张勉励.再现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介绍一篇西方研究清史问题的论文[J].清史研究,1999(2):113-117. 被引量:6
-
3郭成康.也谈满族汉化[J].清史研究,2000(2):24-35. 被引量:41
-
4蒋大椿.改革开放以来史学领域理论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1999(4):14-23. 被引量:10
-
5陈华山.论人类社会普遍经济规律体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5(2):11-18. 被引量:2
-
6沈汉.纪念英国左翼史学家拉菲尔·萨缪尔[J].史学理论研究,1998(1):140-142. 被引量:1
-
7《学术月刊》一九九八年分类总目录[J].学术月刊,1998,30(12):110-113. 被引量:4
-
8阿城.主编的话[J].华夏人文地理,2004(7):10-10. 被引量:1
-
9刘万奇,门广.论书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1(4):14-17. 被引量:3
-
10张民安.董事忠实义务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7(5):86-91.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8
-
1赵福君,王党飞.管窥民汉合校中维吾尔族学生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态度的关系[J].普洱学院学报,2015,31(4):93-96.
-
2段志强.从“用夏变夷”到“进于文明”——重审思想史中的“汉化”概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0(2):2-10. 被引量:5
-
3李磊.中华认同与后秦盛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2):13-20. 被引量:2
-
4李世武.转向文化交融理论:论文化同化理论的缺陷与出路——以姚安芦笙乐舞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4):81-91. 被引量:13
-
5苏航.从价值同构看北朝的文化变迁和民族凝聚[J].历史研究,2021(4):22-41. 被引量:7
-
6李硕.从鲜于仲通家族相关史事看中古胡姓家族的汉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5):138-150. 被引量:1
-
7苏航.从价值同构看北朝的文化变迁和民族凝聚[J].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22(2):15-28.
-
8陈章.汉人馆师与满人汉化——以明府为例[J].西北民族论丛,2018,0(2):240-270. 被引量:1
-
1李万生.《贵州通史》简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2):29-31.
-
2宋蜀华.贵州地方史、民族史研究的一部佳作——《贵州通史》读后[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1):179-180.
-
3《贵州通史》(五卷本)出版[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10(4).
-
4谢本书.地方史研究的可喜成就——读《贵州通史》[J].贵州文史丛刊,2003(4):73-73.
-
5田瑜.《彭德怀在西北》正式出版[J].祖国,2014,0(21):56-56.
-
6阳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出版[J].博览群书,1996,0(10):5-5.
-
7张羽琼.精心修史 嘉惠后世——评《贵州通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9-120.
-
8吴一文.认识自我 从这里开始[J].贵阳文史,2004(1):34-38.
-
9刘学洙.明清贵州:血与火的洗礼[J].当代贵州,2003,0(3):51-51. 被引量:1
-
10《贵州通史》编写动态[J].贵州文史丛刊,1993(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