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西教育科研》
2004年第1期3-5,10,共4页
Jiangxi Education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90
-
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题组.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研报告——来自64个地市教育局长的信息及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4(3):4-8. 被引量:8
-
2柯森.基础教育新课改实施的障碍:中美比较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5(6):26-30. 被引量:2
-
3靳玉乐,朱文辉.生成性教学:从方法的惑到方法论的澄清[J].教育科学,2013,29(1):19-23. 被引量:31
-
4叶澜.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与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6(3):83-98. 被引量:74
-
5林崇德.论学科能力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5-12. 被引量:149
-
6张俭福.新课程改革与学生自能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5(2):18-22. 被引量:7
-
7何玉静.时代精神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29-32. 被引量:3
-
8刘磊,傅维利,董光恒.关于“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64-68. 被引量:37
-
9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5-23. 被引量:546
-
10夏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访南通市教育局局长王炎斌[J].江苏教育研究,2004(10):4-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6
-
1罗祖兵.新课改中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5-8. 被引量:51
-
2周文胜.农村课程改革 要谨防在实施中的异变——对温州某县新课改的个案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B):62-63.
-
3张俭福.与时俱进:学生自能发展的时代诉求[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7S):5-8.
-
4范亮.新课改下的农村教育边缘化[J].上海教育科研,2006(1):34-34. 被引量:4
-
5谢培松.新课程推进: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4):60-62.
-
6赵福江.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之初步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为样本[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20(3):25-27.
-
7吴永军,钱佩芹.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问题研究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8,28(18):52-56. 被引量:8
-
8王冬佳.从教育的执行者到教育的完善者的蜕变——在课改中成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5):52-53.
-
9吴永军.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0(8):5-8. 被引量:25
-
10邢红军.再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11(10):5-22.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127
-
1赵鹏.农村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6(20):84-85. 被引量:2
-
2胡乃霞,杨晶.中小学教材“城市化倾向”研究与评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40-41. 被引量:1
-
3李金芳,罗杨合.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贺州学院学报,2009,25(3):75-76. 被引量:7
-
4雷经国,兰英.英语新课改视野下的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实践反思[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23(1):56-58.
-
5谢先成,陈峥.新课改理念下农村地区学生学习品质调查报告——以七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J].浙江教育科学,2014(3):23-26.
-
6李中恢.培养农村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与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5):19-20. 被引量:1
-
7王景清.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5(2):11-14. 被引量:9
-
8吴涛.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教育探索,2012(7):3-4. 被引量:6
-
9冯雪红.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03-107. 被引量:6
-
10赵军,胡典顺.对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86-88. 被引量:8
-
1乔建中,冯媛媛.新课改若干热点问题争议综述[J].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2(5):20-23.
-
2刘强.论基础教育新课改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3):64-65.
-
3易安定.深化高考改革 促进基础教育新课改[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242-242.
-
4林宏杰.营造快乐的语文课堂氛围[J].新教育(海南),2011(4):36-37.
-
5叶兴平.驾驭“一带一路”风险可从四方面突破[J].新丝路(下旬),2015(7):26-27.
-
6陈培瑞.新课改的先天不足[J].陕西教育科研,2003(2):64-64.
-
7王中山,王敏.坚持科学发展 打造教育强市——访漯河市教育局局长章光普[J].决策探索,2007(09A):10-11. 被引量:1
-
8付文锋.对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现状的思考[J].师资建设,2011,24(10):36-38.
-
9好书推荐[J].教师之友,2002(7):77-77.
-
10孙桂妹.转变后进生的“三大法宝”[J].新教育(海南),2012(2):86-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