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互动:改善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传统道德教育只把受教育者当作各种道德规范的受体,忽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以至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难以理解和沟通。现代道德教育强调师生互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要充分发挥主体性。道德教育应当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把补会环境作为一种德育资源加以利用。
作者
贺萍
机构地区
华中师大教科院
出处
《江西教育科研》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Jiangxi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德育资源
德育途径
德育手段
实效性
中小学
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
德育内容
互动性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3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范红霞,刘庆昌.
尊重学生需要 改进道德教育[J]
.教育研究,2002,23(6):38-41.
被引量:23
2
戚万学,唐汉卫.
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03(1):6-9.
被引量:84
3
詹万生.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
.教育研究,2003,24(1):48-52.
被引量:37
4
彭未名.
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刍议[J]
.中国教育学刊,2002(5):27-28.
被引量:3
5
王海燕.
主体间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思考[J]
.教育研究,2002,23(5):32-35.
被引量:58
6
孙喜亭.
德育要拒斥任何意义上的“传递”、“灌输”吗?[J]
.中国教育学刊,2000(5):8-11.
被引量:30
7
蔡应妹.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从“独白”到“对话”的转型[J]
.教育评论,2003(1):44-4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李季.
道德整合:现代德育的素质教育取向[J]
.教育研究,1999,20(4):41-46.
被引量:21
2
孙喜亭.
马克思主义与德育的灌输原理[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6):1-10.
被引量:20
3
鲁洁.
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
.教育研究,1994,15(6):46-47.
被引量:144
4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德]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0页.
6
S·拉塞克.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7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
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
9
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231
1
曹芳,肖建军.
分布式领导:高中班级学习型小组建设研究[J]
.现代教学,2022(12):25-30.
2
石怡婧.
强化高校学生会德育功能的对策分析[J]
.新商务周刊,2019,0(5):274-274.
3
李锋,杨学勇,齐学军.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6):80-81.
被引量:7
4
任清云,徐天铁.
道德需要情境的构建及心理学依据[J]
.湖南农机,2006(z1):63-65.
被引量:1
5
邓惠明.
略论“主体——发展”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实施[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86-89.
被引量:1
6
张典兵.
探究性道德学习的德育价值分析[J]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6):131-135.
被引量:1
7
魏传光,葛畅.
德育:人学的视界[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3):74-77.
被引量:2
8
金燕,张秀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德育实践研究[J]
.学理论,2009(22):154-156.
9
邢宇飞.
中小学德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4):132-133.
被引量:2
10
赵锦容.
重建思想政治课教学价值观——从目中无人到主动育人[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5):88-8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
1
迟希新.
道德灌输的认知心理学释义[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1):61-64.
被引量:14
2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
杨学兵,辛雅丽.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16(2):78-81.
被引量:5
4
万敏.
学校“德育生态”理念的构建[J]
.湖北社会科学,2004(4):93-94.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
1
常英华.
小学生与大学生德育实效差异的原因分析[J]
.科教文汇,2009(7):71-71.
1
张秀梅.
浅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
.科技风,2008(9):207-207.
2
邱震强.
21世纪师德修养及其实现[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1):67-68.
被引量:1
3
童洪喜.
谈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19(2):53-53.
被引量:1
4
郑娉婷.
更新观念,改变德育手段[J]
.新课程(小学),2013(7):15-15.
5
修建军.
“以德治国”与青少年的传统道德教育[J]
.山东教育科研,2002(8):43-43.
6
牛晓杰,侯天宝.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5(6):52-53.
7
吴松.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2):11-14.
被引量:16
8
薛瑞莉.
关于德育方法选择与运用的几点思考[J]
.山东教育科研,2000(7):23-25.
被引量:1
9
杜小琼.
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J]
.学园,2010(20):153-153.
10
申广庆.
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思考[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9(1):71-72.
被引量:1
江西教育科研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