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8
-
1李俊清.武乡抗日文化宣传形式初探[J].长治学院学报,2008,25(4):61-63. 被引量:2
-
2林凌.论我军抗战文艺的基本特征及其宣传动员功能[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11(6):65-68. 被引量:2
-
3何友良.论抗战中文化知识界的农民动员[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8):15-22. 被引量:4
-
4刘椿.抗战时期的漫画宣传活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6):120-124. 被引量:8
-
5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06(2):47-55. 被引量:46
-
6刘颖.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方法[J].兰州学刊,2006(4):43-45. 被引量:13
-
7袁桂海.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文艺宣传——以西北战地服务团为考察中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2):70-76. 被引量:7
-
8张宏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动员民众的经验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4):5-6. 被引量:1
-
9吴忠明.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9:184.
-
10武慧.山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中的民众政治动员研究(1937-1945)[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
1刘受初.日寇在吉安的暴行和吉安人民的抗日斗争[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8(1):44-50. 被引量:2
-
2肖刚,任芳瑶.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建立抗日救亡团体研究--以温岭县青年战时服务团为中心[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7(1):66-69.
-
3李峻.论1931-1937年江苏抗日救亡运动[J].南京社会科学,2006(12):68-74.
-
4崇庆余.王昆仑与战前南京的抗日救亡运动[J].民国档案,2013(2):115-120. 被引量:1
-
5彰无忌.萧军与丁玲的半世谊缘(连载二)[J].文史精华,2016,0(3):40-46.
-
6刘青瑜.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天主教传教士对抗战的贡献[J].阴山学刊,2015,28(4):64-67. 被引量:2
-
7尹克恂.奏响抗日救亡的主旋律──回顾贵阳筑光音乐会[J].文史天地,1996,0(1):62-64. 被引量:1
-
8徐志福.弄潮儿向潮头立——抗战初期的阳翰笙[J].党史天地,1995,0(Z1):43-46.
-
9张克明.旅港琐忆[J].纵横,1997,0(7):12-16.
-
10周斌,陈杰.抗战初期多元主体参与的地方抗日救亡运动——以河南省商城县为视角[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1):134-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