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补肾中药抗衰老实验研究述要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归纳出目前抗衰老中药研究途径包括有改善自由基代谢 ,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 ;基因损伤修复 ;抗细胞凋亡 ;增强机体免疫 ;保护中枢神经胆碱能系统 ;延长细胞寿命或整体寿命以及改善细胞超微结构等。抗衰老研究最多途径是改善自由基代谢。
作者
王正引
机构地区
福建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4期640-641,共2页
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补肾
中药
抗衰老
动物实验
自由基代谢
脂质过氧化
中枢神经胆碱能系统
细胞超微结构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7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97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7
1
谭宝璇,陈朝凤,陈洁文,苏文,李小英,林锐珊,林励.
巴戟素补肾抗衰老的作用机制研究[J]
.新中医,2000,32(11):36-38.
被引量:42
2
陈智松,农志飞,吴志奎,蔡永春,王蕾.
枸杞多糖对衰老小鼠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J]
.中成药,2001,23(5):356-359.
被引量:28
3
徐曼妮,张欣文,徐思红.
枸杞胶囊对果蝇的延缓衰老作用[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2(4):6-7.
被引量:18
4
田丽华,武冬梅,张楠楠,曲风玉,白书阁.
熟地黄水提液对小鼠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1999,22(6):13-13.
被引量:3
5
张鹏霞,曲凤玉,欧芹,魏晓东,白晶,白书阁.
熟地提取液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NOS、NO、SOD和LPO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19(3):174-175.
被引量:30
6
袁秀荣,颜正华,侯士良,常章富.
怀牛膝药物血清对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6):22-23.
被引量:11
7
周坤福,王明艳,赵凤鸣,张旭,吴海涛.
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
.江苏中医,1999,20(1):44-45.
被引量:52
8
齐春会,张永祥,乔善义,陈保文,姚新生,周金黄.
六味地黄多糖体外对正常及衰老小鼠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15(2):157-160.
被引量:55
9
王新玲,李月彩,侯颖春.
金匮肾气丸抗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的作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0):1209-1211.
被引量:32
10
张莹雯,陈友香,夏振信.
金匮肾气丸对老年雌性大鼠一氧化氮、性激素的影响[J]
.中成药,2003,25(3):252-25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87
1
陈运才,姚志彬,顾耀铭,邝国璧,陈以慈.
运动对小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树突结构可塑性的影响[J]
.广东解剖学通报,1993,15(1):28-33.
被引量:9
2
刘群良,张克纯,阳力争,李新吾.
抗衰延寿方对老年小鼠活体骨髓细胞SCE的影响[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3(2):40-42.
被引量:5
3
潘家祜,伍嘉宁.
NO: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新的重要信使物质[J]
.生理科学进展,1993,24(4):293-297.
被引量:37
4
伍期专,陈燕.
线粒体肌病患者的线粒体呼吸及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测定[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3,26(5):262-264.
被引量:23
5
黄天贵,陈磊.
^3H—TdR掺入DNA技术的正确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1993,73(5):308-309.
被引量:8
6
孙淑英.
六味地黄丸抗衰老作用机理探讨(综述)[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4):48-49.
被引量:8
7
戴寿芝,文润玲,李为,马蔚,裴秀英,赵晓航,黎雪如,杜传馨,韩梅,曾德福,阚捷,王慕娣,杨志伟,高乐.
枸杞和枸杞多糖与抗衰延寿[J]
.老年学杂志,1994,14(1):33-36.
被引量:36
8
张宗玉,范新青.
衰老分子机理研究新进展[J]
.实用老年医学,1994,8(3):97-99.
被引量:18
9
包峰,何维为,吕永利,王铁民,高杰.
人参皂甙对老龄大鼠下丘脑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23(5):409-412.
被引量:13
10
丁镛发,钱汝红,宋宇红,应馨萍,李伯勤,童普德,林长兴,殷海珍.
补肾益精方药对外周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4,1(6):38-4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97
1
英菲雨,何石燕,王孝勋.
巴戟天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壮瑶药研究,2023(1):296-298.
被引量:1
2
朱坤杰,孙建宁.
六味地黄丸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机理[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8):44-46.
被引量:26
3
沈进稳,郭建友,肖鲁伟,吴承亮.
近距离放射损伤对大鼠脊髓神经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及金匮肾气丸的干预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6):27-30.
被引量:1
4
梁海凌.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进展[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S1):4-6.
被引量:1
5
吴力萍,龚晓强,陶连方.
中西医结合抗衰老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3):80-81.
被引量:1
6
邵璇,迟晓丽,周文霞,张永祥,齐春会,张小锐.
LW-AFC对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0,24(5):333-338.
被引量:3
7
全苗.
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观察[J]
.口腔医学,2004,24(3):190-191.
被引量:4
8
周永翠,王玉良.
脑内胆碱能系统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68-4569.
被引量:7
9
全苗.
六味地黄丸在牙周炎维护治疗中的作用[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22(4):312-312.
被引量:12
10
李俊强,张孟孝,魏敏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5):50-5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1
1
毛成健.
活血解毒补肾法治疗恶性肿瘤31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9):495-495.
被引量:1
2
刘继林,冯全生,黄国钧,周淑芬,王建,潘玲.
补肝肾益气血方对^(60)Co γ射线所致小鼠骨髓损伤p53、p21^(WAF1)、caspase-3、CD_(34)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04,45(6):453-456.
被引量:12
3
张杰,李溳,崔成德,徐琦.
补肾益精方药对老年大鼠染色体端粒DNA重复序列长度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0):16-17.
被引量:9
4
江励华.
中药及其提取物对DNA损伤的影响的研究进展[J]
.药物生物技术,2005,12(1):54-57.
被引量:11
5
傅稻波.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从补肾填精治疗体会[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2(6):33-33.
被引量:1
6
吴志奎,张新华,柴立民,李敏,蔡辉国,王蕾,方素萍,陈玉英,吕鑫霞,黄有文,王荣新,陈佩珍.
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中海贫血92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05,46(4):277-279.
被引量:7
7
冯全生.
从温病论治急性放射损伤[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02-403.
被引量:20
8
陈金亮,王殿华,李永利.
补肾填精调补奇经治疗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25例[J]
.四川中医,2005,23(6):45-46.
被引量:4
9
方永奇,魏刚,李小兵.
痰证宏观辩证的计量化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1):490-491.
被引量:47
10
张茂华,金国健,樊锦秀,朱红,朱慧民,谢英姿,王志敏,王国芬,杨铁伟,万卫昌.
老年人痰浊阻遏证组三种血清黏附分子表达的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5):281-28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孙玉文,许爱琴,冯全生,乔胃娟,郭尹玲,郑秀丽.
从机体自稳态探讨肾精本质与DNA调控[J]
.四川中医,2008,26(10):43-45.
被引量:3
2
罗斌,唐启盛,侯秀娟.
论肾虚痰浊与老年病的关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6):459-45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杨甲胜,胡业彬.
从肾论治老年冠心病的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847-848.
被引量:3
2
王剑,郑洪新,杨芳.
“肾藏精”藏象理论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2):119-121.
被引量:22
3
范为民,王小琴.
“肾藏精”理论在慢性肾病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5):457-458.
被引量:2
4
刘树林,凌燕.
《内经》对延缓衰老的认识[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7-8.
被引量:12
5
尹琳琳,刘如秀.
刘志明教授从心肾治疗冠心病经验[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3):391-392.
被引量:12
6
尹琳琳,刘如秀.
从肾论治冠心病的研究概况[J]
.医学综述,2015,21(11):2034-2036.
被引量:7
7
李斌,谢沛俊,郭静,曹栀,葛玉霞,文跃强.
加味远志散联合茴拉西坦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痰浊蒙窍证)的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2):111-113.
被引量:10
8
赵冠华,孙伟明,王凯,崔远武.
血浊-脑浊-脑毒理论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指导意义初探[J]
.天津中医药,2021,38(9):1155-1159.
被引量:5
9
许子阔,张启明.
结合解剖学论证肾脏是糖尿病的惟一发病部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5):62-65.
1
刘智斌,牛文民,杨晓航,牛晓梅.
嗅三针对痴呆大鼠大脑边缘叶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3):206-207.
被引量:10
2
牛文民,刘智斌,杨晓航,牛晓梅.
嗅三针对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08,24(10):38-39.
被引量:11
3
王和平,王建明.
中药新药的研究途径[J]
.中医药图书情报,1990(2):6-10.
4
马天宇.
当前气功科学的研究途径[J]
.气功与科学,1994(3):9-9.
5
张颜伟,郭喜军,赵见文.
胃癌前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中医学报,2012,27(1):11-14.
被引量:19
6
赵熙灼.
中医现代化研究途径的探讨[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15(6):4-6.
7
崔勇,王艳杰,赵丹玉,冯晓帆,张林,柳春.
六味地黄丸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3):148-151.
被引量:19
8
赵映前.
试论经方的研究途径与思路[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1(1):6-7.
9
赵长江,袁斌.
中医药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实验研究进展[J]
.中医儿科杂志,2009,5(1):47-50.
被引量:1
10
倪荷芳,钱丽,徐国琪,曹雯瑾.
中药新药开发利用的研究途径与发展方向[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52-53.
被引量:4
中医药学刊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