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R&D植入技术创新的动态机理研究
被引量:
2
A Survey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R&D Transferred into Technological Inno v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而技术创新愈来愈依赖于R&D的发展。本文将从过程和效果两个层面分析R&D是如何影响技术创新的,为政府和企业更自觉而又理性地利用R&D资源提供借鉴。
作者
柴剑峰
陈光
王永杰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0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基金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关键词
R&D
技术研发
技术创新
技术市场
分类号
F062.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1
徐小龙.
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机理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2,20(1):1-3.
被引量:7
2
柴剑峰,陈光,王永杰.
R&D植入技术创新的动态机理及绩效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5):20-2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魏江,许庆瑞.
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协调性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1996,14(4):15-21.
被引量:34
2
傅家骥,施培公.
技术积累与企业技术创新[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11):70-73.
被引量:47
3
E.Mansfield.日本与美国的工业创新[J].国外科技政策管理,1990,.
4
魏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
徐小龙.
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机理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2,20(1):1-3.
被引量:7
6
周国红,陆立军.
企业R&D绩效测量的实证研究——基于对1162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调查与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3):78-82.
被引量:28
7
李正卫,吴晓波.
我国R&D投入比例偏低的成因探析[J]
.科学学研究,2002,20(4):387-392.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2
1
致谢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7):2172-2172.
2
毕克新,赵莉楠,孙金花.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中国科技论坛,2006(5):66-70.
被引量:17
3
宋杰鲲,张在旭,张宇.
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J]
.科技与管理,2006,8(5):109-111.
被引量:2
4
俞立平.
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研究[J]
.经济学家,2007(4):114-120.
被引量:28
5
徐小龙.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演进——以福建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8):120-122.
被引量:2
6
谭政勋.
珠海市R&D资金投入强度及模式的比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0):122-124.
被引量:2
7
乐琦,蓝海林,蒋峦.
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竞争力--基于中国高技术行业中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比较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10):47-52.
被引量:11
8
赵启兰.
基于MC的物流技术能力的演进机理[J]
.物流技术,2010,29(21):23-26.
9
胡求光,李洪英.
R&D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SFA经验分析[J]
.经济地理,2011,31(1):26-31.
被引量:28
10
朱平芳,罗翔,项歌德.
中国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基于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5):3-16.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1
1
唐晓华,唐要家,苏梅梅.
技术创新的资源与激励的不匹配性及其治理[J]
.中国工业经济,2004(11):25-31.
被引量:22
2
陈飞翔,陈国良,胡靖.
我国三资企业R&D活动影响因素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5,23(2):96-99.
被引量:4
3
张世贤.
阀值效应:技术创新的低产业化分析——以中国医药技术产业化为例[J]
.中国工业经济,2005(4):45-52.
被引量:37
4
楚天骄,杜德斌.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R&D投资环境评价[J]
.软科学,2005,19(3):17-22.
被引量:13
5
王志东.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新趋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57—58.
6
Helfat E.C.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The Case of R&D[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
7
Baysinger B.,and Hoskisson R.E.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R&D Intensity in Multiproduct Fir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9,(32).
8
Z.Grilliches.Productivity,R&D and Basic Research of the Firm Leve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3).
9
C.K.Prahnalad,and 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
10
D.Teece.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Licensing,Collaboration and Public Policy[J].Research Policy,1986,(15).
引证文献
2
1
贺伟,刘明霞.
企业R&D商业化能力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6(4):66-72.
被引量:10
2
张鹏,胡剑锋.
企业R&D空间性战略探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7):105-10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贺伟,谭力文.
基于技术特征的企业R&D边界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8):97-99.
2
郭丽华,崔玉姝,熊凤山.
创建型农业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策略的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47-4048.
被引量:6
3
张琰飞,吴文华.
技术标准联盟候选伙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6):117-120.
被引量:4
4
江宏飞.
对提升纺织企业R&D商业化能力的思考[J]
.毛纺科技,2008,36(7):61-63.
5
于建原,陈锟,李清政.
营销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影响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7(7):80-87.
被引量:40
6
李浩田,周媛,王伟光.
基于生命周期的创新型企业成长及政策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09,22(3):7-10.
被引量:16
7
李清政,白戈,于建原,李永强.
营销能力与创新关系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1):135-141.
被引量:18
8
廖中举.
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绩效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
.技术经济,2013,32(1):19-23.
被引量:39
9
蒋天旭,朱敏.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经济绩效关系的探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55-62.
被引量:5
10
夏光华.
我国高新技术的商业化过程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8):79-83.
被引量:3
1
郭琳娜.
跨国投资对我国的负面影响[J]
.华章(初中读写),2007(12):14-14.
2
马淑文.
高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J]
.经济视角,2002,21(9):34-36.
被引量:1
3
吕双.
大企业植入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J]
.学术论坛,2010,33(5):81-84.
被引量:3
4
杨春艳.
浅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2X):199-199.
5
刘倩岑.
浅析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以及增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J]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9):10-10.
被引量:1
6
本刊评论员.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J]
.中国煤炭工业,2010(4):14-15.
被引量:1
7
技术研发[J]
.科技创业,2006(2).
8
刘晓霞.
人力资本投资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5,0(19):5-6.
9
沙磊.
“中国硅谷”的低碳路[J]
.中关村,2010(4):56-58.
10
刘启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意义之浅见[J]
.中国集体经济,2008,0(1S):6-7.
被引量:1
科技管理研究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