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1,共2页
China Finance
同被引文献22
1 梁剑,乔海曙.危机管理:银行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5):34-38. 被引量:6
2 单增建.运用经济资本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J] .新金融,2005(6):31-33. 被引量:12
3 张汉飞,张汉鹏.国外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2005(7):110-112. 被引量:7
4 张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创新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6):54-55. 被引量:1
5 王景兰.不良资产投资利润产生的机理分析[J] .金融论坛,2005,10(12):53-56. 被引量:3
6 Peter J.Wallison,Five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Non-Performing Loan,Resident Fellow,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Sep25,2001.
7 Prashanth K.Reddy,A comparative study of Non Performing Assets in India in the Global context-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remedial measures,Oct 2002.
8 Tadahiro Asami,Non-Performing Loans in East Asia,IIM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2000(8).
9 胡伟献.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4-08-03.
10 张龙清.经济下行周期中的商业银行风险初探[J] .西南金融,2008(11):24-25.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22
1 乔海曙,张贞乐.银行危机的蝴蝶效应、负外部性及其防治[J] .金融论坛,2006,11(11):48-52. 被引量:16
2 袁德磊,赵定涛.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实证研究(1985~2005)[J] .金融论坛,2007,12(3):38-44. 被引量:23
3 王贵民.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革中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分析[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6(2):51-54.
4 耿同劲.银行脆弱性理论述评[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8):100-103. 被引量:5
5 严太华,李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09(1):54-57. 被引量:5
6 高山.银行脆弱性与我国银行脆弱性治理[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23(6):91-96. 被引量:1
7 毛小红.从金融外部性剖析存款保险制度[J] .商业时代,2010(29):66-68. 被引量:3
8 王哲华,吴珂文.银行信贷退出中的银企行为博弈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11(2):71-74. 被引量:1
9 胡玉玲.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治理对策[J] .特区经济,2011(9):84-85. 被引量:5
10 梁晓瑾.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120-120.
1 李鹰.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 .中国金融,2004(6):58-59. 被引量:8
2 本刊编辑部.国有金融资产监管的疏与堵[J] .财政监督,2011(19):70-72.
3 许刚.不良资产整体打包处置的一次有益尝试[J] .国际金融,2003(12):49-52.
4 张杰,徐昊.投资公司不良资产打包处置的会计核算[J] .财会月刊(下),2008(3):50-51.
5 赵纶.浅析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J] .新金融,2007(2):43-45.
6 国资委规范央企产权协议转让[J] .企业技术进步,2010(3):48-48.
7 高学苹.浅议投资企业对不良资产打包处置业务的会计核算[J] .会计师,2008(9):65-67.
8 毛羽.关于AMC打包处置不良债权的思考[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05,0(10):36-37. 被引量:1
9 左文烈.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央行工作的的内容[J] .武汉金融,1993,0(6):16-16.
10 董天天.商业银行打包处置不良资产方法浅析[J] .经营管理者,2009(10X):44-4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