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讨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药配伍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年采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结合查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部分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产生的不良反应,正成为影响中西药配伍治疗疾病疗效的重要问题之一,需要引起临床医师、专家学者的充分重视,通过理论探讨和不良反应监测等方法,有效地控制其发生,使中西药配伍使用成为治疗疾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
施之效
机构地区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包头医学》
2004年第1期34-35,共2页
Journal of Baotou Medicine
关键词
中成药
西药
配伍
不良反应
药代学
分类号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1
张凤彦,刘鸿琴,郜琪臻.
双黄连粉针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7):307-308.
被引量:46
2
薛莉莎,刘炳芬,梁淑华,陈富生.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伍用地塞米松影响疗效的分析[J]
.综合临床医学,1997,13(2):169-169.
被引量:11
3
张淑芳,张敏.中药麻黄对氨茶碱血药浓度及药动参数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6(03).
4
周雪仙,王克美.
藿香正气丸(水)对肠平滑肌的作用[J]
.中成药,1984(5):18-20.
被引量:14
5
季长虹.
怎样合理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4(1):14-1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陈晓盈,杨丽华,周声.双黄连注射液与三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03).
2
栾士香,谷正兆,翟登奎.
系数倍率法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甙、绿原酸、连翘甙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0):602-603.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56
1
陆蔚,吴文金.
藿香正气方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S1):82-83.
被引量:18
2
谭正清.
浅释几种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3):255-256.
被引量:14
3
陆妙.
常用中药注射剂与输液的配伍[J]
.中国药业,2005,14(5):80-80.
被引量:7
4
崔曰玲.
双黄连与其它常用药物在输液中的配伍观察[J]
.齐鲁药事,2005,24(8):498-499.
被引量:2
5
杨巧巧.
藿香正气散及其现代成药的药理研究进展[J]
.国医论坛,2005,20(6):55-56.
被引量:11
6
李洪平,曾永恒.
常见的中西药不合理配伍[J]
.海峡药学,2005,17(6):191-193.
被引量:1
7
代兵.
部分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2):106-107.
被引量:2
8
华丽霞.
双黄连注射液的配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4):524-525.
被引量:10
9
熊芬霞.
双黄连注射剂配伍禁忌研究近况[J]
.中国药房,2008,19(6):466-468.
被引量:11
10
夏迎春.
中药针剂不良反应67例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4):676-67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戴淑萍,陈赛贞.
对34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J]
.中国药业,2005,14(7):61-62.
被引量:12
2
梅全喜,吴惠妃.
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J]
.中国执业药师,2007(3):19-25.
被引量:27
3
李瑞珍,宋伟峰,张平,宋湘芝.
我院222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8):745-747.
被引量:6
4
任晓蕾,杨乐,李玉珍.
ACEI类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9):837-839.
被引量:18
5
梁红兵.
中成药与西药合理配伍使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81-182.
被引量:8
6
林浩.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6):108-109.
被引量:15
7
黄晓丹.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65例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109-110.
被引量:1
8
张立卿.
某院18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09-111.
被引量:2
9
王智民.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情况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6):70-72.
被引量:17
10
刘建民,方敬,刘衍军,张桂玲.
浅谈中西药配伍应用的禁忌[J]
.西藏医药,2003,24(2):54-5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姜晓燕,王美林,宫爱玉.
中成药与抗生素[J]
.海峡药学,2006,18(3):166-167.
2
张少丽.
西药和中成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2):106-107.
被引量:6
3
蔡天进.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3):417-418.
被引量:3
4
林燕飞.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2,0(8):3522-352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高旭.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不良反应分析[J]
.医学信息,2017,30(16):124-125.
2
黎明军.
浅谈西药和中成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
.今日健康,2016,15(4):356-356.
3
黎明军.
浅谈西药和中成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
.今日健康,2016,15(3):287-287.
4
游彩云.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研究简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8):51-52.
被引量:8
5
张天灵.
中西药联合应用于临床的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2):125-126.
被引量:7
6
钟龙华.
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引起不良反应70例临床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2014,11(10):94-95.
被引量:12
7
房伟.
我院中成药和西药配伍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原因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0):117-118.
被引量:6
8
崔晓光.
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8):3674-3675.
被引量:5
9
赵熙婷.
我院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不良反应报告及原因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16,14(11):30-31.
被引量:7
10
薛月芹.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202-203.
被引量:5
1
吴宗玉.
多种西药配伍应用引起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3):78-79.
被引量:9
2
任玉庆,施亚珍.
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J]
.时珍国药研究,1997,8(6):572-573.
被引量:16
3
张秀莉.
试析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7):246-247.
被引量:22
4
郝凌云,李亚丽.
浅谈西药的配伍禁忌[J]
.中原医刊,2003,30(3):44-45.
5
阎正华,郭惠琴,郭民生.
甘草与西药配伍应用的利弊[J]
.陕西中医,1996,17(2):83-85.
被引量:9
6
陈孝强.
含甘草、丹参、大黄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处方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4):139-140.
被引量:7
7
彭艳.
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应用引起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6):2-3.
被引量:17
8
王剑虹,吕金胜.
中西药配伍对药动学及药效学的影响[J]
.中国药师,2004,7(8):643-645.
被引量:24
9
信香兰.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回顾性调查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7):7468-7469.
10
胡念康,李振伟.
部分中西药配伍的临床疗效分析[J]
.包头医学,2014,38(3):160-161.
被引量:1
包头医学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