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撞人”事件中网络论坛的火爆现象探析
被引量:3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3,共2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参考文献6
-
1沃纳·塞弗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
-
2.[EB/OL].http://www.sina.com.cn,2004年01月04日10:20.
-
3.“宝马案打破有结果再公布的思维惯性”[N].《新京报》,2004年1月12日.
-
4孟超.中国新闻媒体网络论坛的发展走向[J].中国出版,2001(3):28-29. 被引量:4
-
5哈贝马斯.《公共镊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4页.
-
6.“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肇事者不是我儿媳”[EB/OL].新华网,2004-01-0608:20:36.
共引文献48
-
1冯浩.名誉侵权违法性的认定标准[J].法律适用,2004(7):79-80.
-
2张历历.试论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J].国际论坛,2004,6(4):27-33. 被引量:5
-
3罗云力.西欧民主现状评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59-63. 被引量:1
-
4朱国玮,黄琣,汪浩.“SARS”与“禽流感”期间媒体传播比较研究——基于上海地区实证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4(5):62-65. 被引量:5
-
5何贵忠.经济改革与法治秩序的冲突——评“郎顾之争”的法理问题[J].理论与改革,2004(6):137-139.
-
6余斌.企业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国有企业改革[J].高校理论战线,2004(11):53-55. 被引量:3
-
7王健.中东反恐形势及中国的作用[J].世界经济研究,2004(12):69-73. 被引量:1
-
8庞蓓.我国图书馆学专业论坛的现状及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2):110-114. 被引量:4
-
9刘艺,王晓玲.对中国崛起的思考[J].当代亚太,2005(2):21-25. 被引量:1
-
10王学谦.《狼图腾》与新世纪文学的生命叙事[J].文艺争鸣,2005(2):65-70.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13
-
1孔正茂.“意见领袖”与“文化英雄”——“两极传播”的中外比较研究[J].东南传播,2008(7):121-122. 被引量:3
-
2陈红梅.网络BBS里的“宝马撞人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2):28-34. 被引量:12
-
3孙力.表达权的社会和谐价值考量[J].政治与法律,2007(3):41-44. 被引量:11
-
4刘正荣.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3):167-168. 被引量:71
-
5熊澄宇.《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构建新对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6-77页.
-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9页,28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7(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选.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2002.
-
8刘辉,陈红莲.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3):45-46. 被引量:18
-
9史献之.表达权与和谐社会之间的隐蔽逻辑[J].湖北社会科学,2008(5):19-21. 被引量:2
-
10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J].新闻战线,2008(7):1-3. 被引量:64
二级引证文献33
-
1颜梅,李玉洁.论北京奥运会新闻报道的突破与创新——基于新闻报道向媒介事件回归与跨越的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8,30(11):71-76. 被引量:5
-
2陈力丹,孙江波.2008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鲜话题[J].新闻界,2009(1):3-6. 被引量:2
-
3卢凤娇.全媒体时代的新旧媒体融合[J].金田,2012(8):235-236. 被引量:12
-
4李良荣,周晓红.2008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J].新闻大学,2009(2):9-18.
-
5李剑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角色比较[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5):38-39. 被引量:19
-
6唐霞.政治学视野下近年来新媒体研究综述[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3):93-96. 被引量:3
-
7杨德建.舆论新格局下的中国主流媒体[J].电影评介,2011(8):94-97. 被引量:1
-
8叶红,宋倩倩.微博:影响舆论的新力量[J].青年记者,2012(6):71-72. 被引量:7
-
9宋倩倩,叶红.新媒体时代舆论新格局的构建[J].新闻世界,2012(4):200-201.
-
10张莉钥,翟菁.“网络造句”现象透视[J].新闻世界,2012(6):128-129.
-
1郭斯伦.浅谈网络舆论安全及其法律保护[J].信息网络安全,2006(4):24-27. 被引量:5
-
2郑浩.2006远征——穿越俄罗斯[J].世界,2006(4):54-55.
-
3胡沈明.网络舆论形成过程探究[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9):14-15. 被引量:1
-
4董筱.“尖叫”的媒体与媒体的社会责任——以《纽约邮报》对地铁撞人事件的报道为例[J].新闻传播,2014(1):260-260.
-
5马丽.由“星期六剧场”引发的图书馆多元化服务模式的思考——从沈阳市图书馆举办“星期六剧场”火爆现象谈起[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12):29-30. 被引量:1
-
6张卓倩.网络舆论控制探析[J].新闻传播,2007(11):59-61. 被引量:1
-
7总结经验 振奋精神 开创新局面——全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济南召开[J].山东档案,1999,0(4):2-4.
-
8邹德萍.阅读点亮“中国梦”[J].民主,2013(8):57-57.
-
9任双荣.泽州成立了驾驶员协会[J].农机推广与安全,2005(3):39-39.
-
10涉农图书推荐站[J].出版参考,20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