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到底如何定位——兼与刘福垣《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等文商榷
被引量:13
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4年第1期12-25,共14页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参考文献21
-
1张五常.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全球性影响[J].战略与管理,1996(2):28-31. 被引量:2
-
2石中.不应把比较优势的逻辑推向极端[J].战略与管理,1995(3):11-15. 被引量:5
-
3Adam Szirmai,柏满迎,任若恩.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1980—1999[J].经济学(季刊),2002,1(4):863-884. 被引量:18
-
4秦晖.中国转轨之路的前景[J].战略与管理,2003(1):1-20. 被引量:33
-
5黄勇峰,任若恩.中美两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2,2(1):161-180. 被引量:37
-
6刘力群.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J].战略与管理,1994(2):43-46. 被引量:3
-
7林毅夫,蔡昉,李周.赶超战略的再反思及可供替代的比较优势战略[J].战略与管理,1995(3):1-10. 被引量:28
-
8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1(2):269-300. 被引量:477
-
9林毅夫,蔡昉,李周.对赶超战略的反思[J].战略与管理,1994(6):1-12. 被引量:77
-
10胡春力.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反思与选择[J].战略与管理,1997(1):1-16.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56
-
1秦晖.优化配置? 土地福利?——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J].新财经,2001(9):66-67. 被引量:30
-
2张曙光.批评规则、交往理性和自由精神(之一)[J].读书,1999,0(10):83-89. 被引量:5
-
3冯昭奎.以国家为单位的“世界工厂”已经过时 东亚工业密集带跃然而出[J].瞭望,2002(36):60-62. 被引量:2
-
4林毅夫和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A]..《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C].,No.2002007,2002..
-
5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文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
6Maddison, Angus, 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 1820--1992. Paris: OECD, 1995.
-
7North, D.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8Rosen, George, Contrasting Styles of Industrial Reform : China and India in the 1980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
9Sachs, Jeffrey, Wing Thye Woo and Xiaokai Yang, "Economic Reforms and Constitutional Transition",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Nov. 2000, Vol. 1, No. 2, 435--491.
-
10Srinivasan, T.N. ed., Agriculture and Trade in China and India : Policies and Performance since 1950s. San Francisco: ICS Press, 1994.
共引文献1188
-
1王开科,曾五一,王春云.年限-效率模式选择与中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核算[J].统计研究,2021(3):3-15. 被引量:5
-
2刘洪钟.全球价值链治理、政府能力与中国国际经济权力提升[J].社会科学,2021(5):3-20. 被引量:17
-
3景光正,房帅.金融市场化、要素禀赋与出口市场资源配置效率[J].上海金融,2022(2):13-27. 被引量:1
-
4蔡之兵.区域优势演变、产业地位变迁与差异化发展路径[J].求索,2021(4):108-116. 被引量:4
-
5刘静忆,李怀亮.全球游戏市场格局演进视域下的中国游戏“走出去”机遇与策略分析[J].文化产业研究,2019(4):221-236. 被引量:3
-
6钟宁桦,连方舟,解咪,钱一蕾.中国特色金融体系初探——过去与未来[J].南大商学评论,2022(1):1-21. 被引量:3
-
7张倩肖,李佳霖.构建“双循环”区域发展新格局[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39-47. 被引量:18
-
8熊勇清,徐文.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选择性”抑或“功能性”政策?[J].科研管理,2021,42(6):58-64. 被引量:16
-
9肖昊宸,张克非.平衡、协调与奠基:1979—1984年经济调整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1):116-126. 被引量:1
-
10柴闫明,周欣雨.毒酒还是良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时的产业政策支持与股价崩盘风险[J].金融学季刊,2021,15(1):28-6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17
-
1吴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分析[J].江苏商论,2007(9):66-68. 被引量:9
-
2王崇举,沈民,范贵麟.调整结构,突出优势,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重庆现代制造业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3):54-57. 被引量:2
-
3彭成允,蔡韬.论制造企业服务竞争[J].商业研究,2002(22):39-41. 被引量:1
-
4郭重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与品牌之路[J].管理学报,2004,1(1):1-3. 被引量:6
-
5张为付.世界产业转移与南京制造业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3(S2):147-154. 被引量:1
-
6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1999(5):4-20. 被引量:478
-
7连燕华.技术创新政策的分析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1999,17(3):4-7. 被引量:9
-
8樊纲:“离制造业”可能使中国陷入产业空心化泥沼[J].领导决策信息,2003,0(3):22-22. 被引量:11
-
9吕政.产业政策的制订与战略性产业的选择[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28-30. 被引量:20
-
10郭克莎.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战略[J].开放导报,2004(4):27-31.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13
-
1万晓琼.东北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比较与分析[J].理论探讨,2004(6):67-70. 被引量:1
-
2胡楠.把握产业发展规律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对我国制浆造纸设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战略思考[J].中华纸业,2005,26(10):6-14. 被引量:2
-
3刘志海.浅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J].价值工程,2005,24(10):1-3. 被引量:1
-
4朱晓玮.以竞争优势促进中国出口可持续性发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6):87-89.
-
5周丽,罗有贤.重庆建立现代制造业密集区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93-97.
-
6金碚,李钢,陈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财贸经济,2007,28(3):3-10. 被引量:76
-
7刘维臻.国际分工格局下的中国制造业与外资引入[J].企业技术开发,2007,26(8):56-58. 被引量:1
-
8何哲,孙林岩,李刚.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评述和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8,26(A01):83-92. 被引量:7
-
9张泽一.产业政策对产业竞争力效应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9(5):57-61. 被引量:2
-
10陈志,董敏杰,金碚.产业竞争力研究进展评述[J].经济管理,2009,35(9):30-37.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106
-
1章立东,李奥.传统制造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研究——以陶瓷制造业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21(3):81-91. 被引量:7
-
2王锡元,王晓彬.略论我国造纸设备的自主创新[J].轻工机械,2007,25(1):1-6. 被引量:11
-
3杨汝岱,朱诗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J].财贸经济,2008(2):112-119. 被引量:94
-
4张寒,聂影.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的显性比较[J].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41-543. 被引量:9
-
5李云凌,谢玉梅.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单项指标评价[J].经济师,2008(6):94-94. 被引量:1
-
6陈志友.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阶段性特征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8):128-130. 被引量:2
-
7陈淑嫱,李豫新.中俄工业制品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10):17-20. 被引量:4
-
8韩宇,郑垂勇.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12):72-73. 被引量:2
-
9赵曌,石敏俊.东北地区市场潜力分析与区域经济发展[J].地理研究,2009,28(1):203-214. 被引量:17
-
10聂庆明,汪萍霞.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82-84.
-
1胡楠.中国制造业到底如何定位——兼与刘福垣先生《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等文商榷[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04,33(6):4-15.
-
2晓留.北京部分农经理论工作者谈农村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1987,8(7):42-43.
-
3本刊记者.正确理解和树立科学发展观——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福垣[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12):5-6.
-
4刘福垣:农村社会保障应与城市同一原则[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3(2):5-5.
-
5国家发改委专家日前指出:土地批租是房价过高之源[J].中州建设,2005(12):5-5.
-
6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ABC的迷雾[J].中国物价,2004(2):64-64.
-
7张建辉.元江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和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
-
8唐小林,郑建国.论我国茶业的发展趋势和对策[J].中国商办工业,1998,10(10):50-52.
-
9结构调整 产品创新 清洁生产——2005年印染行业发展趋势和对策[J].纺织信息周刊,2005(18):17-17.
-
10戴宏民,戴佩华.我国包装工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趋势和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194-19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