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通过医学微生物学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素质,应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
何健民
李晓眠
机构地区
天津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出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2期114-115,共2页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Pre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Edition)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课外活动
学生
创新能力
医学教育
分类号
R37-4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初国良,彭映基,汪华桥.
暑期学生科研培训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4(3):246-246.
被引量:3
2
郑玉荣.
试论科研活动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
.医学教育,1998(5):9-11.
被引量:4
3
黄钧.通过课外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J].广西农业生物,2001,6(2):26-2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林毓.大学学习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30,144.
2
赵克森,朱佐江,黄巧冰.
医学本科生教育中教学和科研结合的重要性[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6):20-21.
被引量:5
3
郑玉荣.
试论科研活动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
.医学教育,1998(5):9-1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
1
初国良,彭映基,陈增保,冯正巩,徐朝任.
暑期学生科研培训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S1):173-173.
2
何建民,李晓眠.
加强七年制医学生早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
.医学教育,2005(5):12-13.
被引量:15
3
汪华侨,初国良,徐杰,郭开华,雷万龙.
人体解剖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解剖学研究,2008,30(3):225-229.
被引量:35
4
初国良,彭映基,汪华桥.
暑期学生科研培训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4(3):246-24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9
1
陈振夏.
大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状况调查与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118-121.
被引量:9
2
刘传文,聂风华,苏阳,马扬飚.
清华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调查与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S1):121-125.
被引量:8
3
王秋华,鲁秀国,吴彩斌,胡锋平,张卫风.
开展“环境微生物学”课外实践小组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99-102.
被引量:9
4
江振友,林晨.
医学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2):152-154.
被引量:12
5
赵刚,朱红根,刘小春.
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长效激励机制探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154-156.
被引量:2
6
张红,郝青梅.
素质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创新[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3):55-57.
被引量:2
7
凤启龙.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96-99.
被引量:63
8
李珊,卢芳国,伍参荣.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的尝试[J]
.中医药导报,2009,15(3):101-102.
被引量:3
9
赵锡奎,颜曼莉,卢雄,向咏,郑子莹.
基于专业发展的大学生课外活动新模式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生课外活动新模式试验[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3):1-3.
被引量:5
10
王布匀,刘传凤,彭其安.
论如何充分发挥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作用[J]
.江西化工,2013,29(3):198-20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高玲,唐罗生,段宣初,罗静.
开展眼科学课外活动的体会[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9):1307-1309.
被引量:1
2
王嘉丽,张俊磊,陈炜.
医学微生物学本科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2):128-129.
被引量:3
3
夏爽,李开,刘涛,裴国凤.
开展《环境微生物学》课外活动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9):94-9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琬姝,毛晓琴,张小平,鲁选文.
探索医学本科专业课教学的新思路 培养21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J]
.中外医疗,2008,27(30):174-175.
被引量:1
2
王文,任浩,赵平.
开展医学微生物学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492-493.
被引量:4
3
杨杰,胡晓梅,饶贤才.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6).
被引量:4
4
杨卫君,王春华.
开展《农业气象学》课程兴趣小组效果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50):150-151.
被引量:1
5
吴艳花,范东瀛,安静.
开展《医学微生物学》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
.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64-65.
被引量:3
1
郭晓华.
在医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3):187-187.
2
周其全,罗荣,罗勇军,黄庆愿.
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提高创新能力[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4):368-370.
被引量:7
3
于振海,黄飞,赵冬梅,胡凤爱,张学俊.
重视局部解剖课外活动,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J]
.华西医学,2009,24(8):2118-2120.
被引量:1
4
孙业娇.
课外活动中对中学生实施健心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J]
.贵州体育科技,2005(1):55-56.
5
杨谊.
积极开展课外双语教学活动[J]
.医学信息,2009,22(5):633-634.
被引量:1
6
罗层,解柔刚,刘大路,胡三觉.
开展神经生物学课外科研活动的实践[J]
.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357-359.
被引量:6
7
于景龙,胡曼丽,杨春红,代生厚.
大鼠脾免疫细胞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5):921-922.
8
叶路,牛秀珑,李覃.
免疫学学法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68-69.
被引量:1
9
黄青松,王树芳,邓保国,陈萍,周亚莉,马玉龙,屈艳.
启发式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1,13(5):446-447.
被引量:11
10
孟凡洁,杨茂有,李一帆.
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2012,14(6):409-410.
被引量:1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