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提高玉米商品品质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Study on key techniques to raise commodity quality of maiz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中晚熟优良玉米种群的选择及其区域性、规模性种植,合理密植与施肥,田间及庭院降低水分等措施,研究了提高玉米商品品质的关键技术。
作者
刘武仁
冯艳春
郑金玉
刘凤成
蔡洪岩
机构地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综合研究所
出处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5-8,共4页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商品品质
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1
王璞,魏亚萍,陈才良.
玉米子粒库容潜力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2,10(1):46-49.
被引量:19
2
刘淑云,董树亭,胡昌浩.
生态环境因素对玉米子粒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2,10(1):41-45.
被引量:61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章练红.
自然生态条件对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J]
.世界农业,1988(5):21-24.
被引量:11
2
高荣岐,董树亭,胡昌浩,王群瑛.
夏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与粒重的关系[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4(1):42-48.
被引量:21
3
汪治澜,吴元中,段项锁.
玉米与气候[J]
.上海农业科技,1993(1):23-25.
被引量:4
4
田纪春.
我国北方地区近期推广的玉米杂交种的品质分析与分类[J]
.中国农学通报,1993,9(4):37-40.
被引量:6
5
李德.
气侯变化对安徽省农业气候资源潜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1993,14(4):33-35.
被引量:7
6
章练红,王绍中,李运景,许晓萍.
小麦品质生态研究概述与展望[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4(6):42-44.
被引量:32
7
吴建宇,徐翠莲,任和平,苏祯禄,台国琴.
玉米不同收获期的子粒品质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28(1):92-94.
被引量:40
8
孙月轩,姜先梅,张作木,单玉清,鲍继友,孙顶太.
夏玉米灌浆与温度、籽粒含水率关系的初步探讨[J]
.玉米科学,1994,2(1):54-58.
被引量:32
9
陈国平.
玉米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综述)[J]
.玉米科学,1994,2(1):48-53.
被引量:150
10
戴俊英,苏正淑,张毅.
灌浆期低温对玉米籽粒的伤害作用[J]
.作物学报,1995,21(1):71-75.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
76
1
王璞,王启现,鲁来清,申丽霞,张红芳.
开展规范种植,提高玉米商品竞争力[J]
.玉米科学,2004,12(z2):45-49.
被引量:1
2
刘武仁,刘凤成,冯艳春,郑金玉,罗洋,邱贵春,蔡洪岩.
玉米不同密度的生理指标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z2):82-83.
被引量:58
3
刘武仁,冯艳春,郑金玉,刘凤成,赵福仁.
玉米质量与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2):79-81.
被引量:5
4
曹家洪.
专用玉米育种及应用研究[J]
.种子,2004,23(8):66-69.
5
宋碧,吴盛黎,张荣达,胡建风,吴鹏刚,列晓.
山区高油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150-152.
被引量:3
6
李建奇,黄高宝,牛俊义.
覆膜及氮磷施用量对春玉米主要品质的调控[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5):520-523.
被引量:7
7
邢延菊,齐延芳,许方佐,周柱华,徐立华,邱登林.
玉米新品种鲁原单22号产量与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1):33-34.
被引量:1
8
吴正锋,王空军,董树亭,胡昌浩,刘鹏,张吉旺.
高油玉米源、库生理特性研究 Ⅰ.高油玉米产量受叶源的限制[J]
.作物学报,2005,31(3):283-288.
被引量:8
9
覃兰英,吴子恺,罗高玲,蒋一岚.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含油量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1):25-27.
被引量:28
10
张晓煜,刘静,袁海燕.
枸杞总糖含量与环境因子的量化关系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3):101-103.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44
1
楚爱香,张要战,楚现周.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分析[J]
.玉米科学,2001,9(z1):19-21.
被引量:20
2
刘武仁,冯艳春,郑金玉,刘凤成,赵福仁.
玉米质量与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2):79-81.
被引量:5
3
徐富贤,熊洪,ZHU,Yong-chuan,朱永川,王贵雄.
杂交中稻源库比对籽粒充实的影响及其高产组合的源库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65-271.
被引量:27
4
王鹏文,戴俊英,赵桂坤,刘鹏飞.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6,4(4):43-46.
被引量:140
5
张晓芳.
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鉴定与评价[J]
.玉米科学,2006,14(1):18-20.
被引量:23
6
.中国玉米品质区划及产业布局[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
李维岳.吉林玉米[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
M.Tollenaar and J.Wu. Yield improvement in temperate Maize is Attributable to Greater Stress Tolerance[J]. 1999, crop science 39: 1597-1604.
9
张丽,董树亭,刘存辉,王空军,张吉旺,刘鹏.
玉米籽粒容重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2):405-411.
被引量:50
10
薛吉金.饲用玉米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玉米品种科技论坛,2007,(5):234-240.
引证文献
9
1
郑金玉,刘武仁,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陈思远,于文利.
玉米优良种群性状的综合筛选[J]
.玉米科学,2005,13(3):50-52.
被引量:5
2
苏义臣,金明华,苏桂华,杨长海.
吉林省玉米新品种品质浅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6):15-17.
被引量:5
3
冯艳春,刘武仁,郑金玉,刘凤成,罗洋,张丽华.
采用综合农艺措施提高吉林省中部玉米生产水平[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6):20-22.
被引量:1
4
刘晓丽,杨镇.
2004~2007年辽宁省审定普通玉米蛋白品质及饲用价值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08(3):33-35.
被引量:1
5
崔胜.
浅议不同温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15,35(7):39-40.
被引量:2
6
李大敬.
提高玉米杂交种子质量的途径[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75-75.
7
胡雪,陆丽娜.
浅议不同温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民致富之友,2016(7):109-109.
8
赵文学,徐磊.
浅议不同温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18):80-80.
9
袁凡,郑云霄,刘强,黄亚群,刘涵,赵永锋,贾晓艳,祝丽英,陈景堂,郭晋杰.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籽粒容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1,29(8):1473-148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高翔,曹绍书.
塘四平头种质的遗传改良与利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154-157.
被引量:3
2
苏桂华,金明华,苏义臣,李文明,王秀芬,刘阵库.
吉林省玉米杂交种商品品质概述[J]
.玉米科学,2006,14(5):170-172.
3
苏义臣,金明华,苏桂华,万力波.
玉米子粒容重的相关性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3):14-16.
被引量:5
4
于洪全,张秀玲,刘铁军.
玉米新杂交种综合评价[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03-104.
5
于洪全,张秀玲,刘铁军.
21个常用玉米杂交种的耐旱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9):120-121.
被引量:2
6
高翔,罗仕文,彭忠华,王竹.
浅析美国Reid种质的遗传改良和利用[J]
.种子,2008,27(5):59-62.
被引量:3
7
宋志峰,王巍巍,王丽,蔡红梅,魏春雁.
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476-14478.
被引量:16
8
郑宏为,李玉,曲嘉,张淑萍.
1997年—2006年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现状与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09(8):121-124.
被引量:3
9
暴素贤,刘小丹,于明彦.
吉林省玉米品质现状及提高的农艺技术途径[J]
.农业与技术,2011,31(1):27-28.
被引量:1
10
冯艳春,郑洪兵,杜鹃,姚丽影.
影响吉林省玉米产量的因素[J]
.吉林农业,2016,0(10):55-56.
被引量:2
1
邓菲菲,王登元,于江南.
天山北坡棉铃虫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0):1891-1896.
2
刘来喜,许爱莲.
日光温室葡萄霜霉病药剂防治试验[J]
.果农之友,2006(10):9-9.
3
夏家超.
湿油菜籽保管四法[J]
.农村新技术,1995,0(9):43-43.
4
岳成钰.
大棚辣椒如何增产[J]
.农村科技,2005(2):40-40.
5
刘俊梅,曲超,杨学云,张树兰.
播种密度对秸秆覆盖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4,23(9):36-43.
被引量:17
6
刘晓,李锡敏.
攀西地区澳洲坚果品种资源的引进筛选及开发利用[J]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8(1):24-32.
7
陈凤琴.
对稻谷烘干技术的初探[J]
.黑龙江粮油科技,2001,12(3):57-57.
8
闫立臣.
简析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及栽培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6,0(28):70-70.
9
刘红宾.
农副产品养羊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科技视界,2015(3):329-329.
10
刘忠堂.
提高收获质量 确保大豆丰产优质[J]
.大豆科技,2009(5):19-19.
吉林农业科学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