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巴塞尔姆小说创作的后现代反情节特征
被引量:
7
Post - modern Features in Donald Barthelme's Fic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代美国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小说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本。本文试图从其小说的非连续性和碎片性入手 。
作者
韦华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中文系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关键词
巴塞尔姆
小说创作
后现代
反情节特征
非连续性
美国
碎片性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1
赵毅衡.
后现代派小说的判别标准[J]
.外国文学评论,1993(4):12-19.
被引量:33
2
程锡麟.
“碎片是我信任的唯一形式”——谈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创作[J]
.外国文学,2001(3):12-16.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1]转引自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Vol. 23(Gale Research Company, 1983), p. 48.
2
[2]Gerald Graff, Literature Against Itsel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p. 53.
共引文献
52
1
刘晓玲.
《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主义解读[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137-139.
2
徐岚.
后现代主义的荒谬性特征在《玻璃山》中的体现[J]
.作家,2008,0(18):97-98.
3
张立群.
“类后现代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J]
.江苏社会科学,2005(2):176-182.
被引量:2
4
张立群.
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演变——兼议中国后现代小说的兴起[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85-89.
5
光辉.
试析小说《白雪公主》中的戏仿[J]
.前沿,2006(1):196-198.
被引量:3
6
欧荣.
《玻璃山》新解:“美国神话”的解构和颠覆[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6):86-89.
被引量:9
7
陈光乐.
解读《玻璃山》:童话模式下的社会政治潜文本[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6):22-24.
被引量:1
8
韦华,李维.
艺术的颠覆——中国“后新时期”小说的后现代反情节策略[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0-92.
9
彭在钦,邓华.
论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形式技巧表演[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5):73-77.
被引量:11
10
谭涛,吴秋芳.
古典和后现代白雪公主之比较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6):79-8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4
1
唐纳德.巴塞尔姆,金学勤.
气球[J]
.外国文学,2001(3):6-8.
被引量:5
2
单之旭.
视角、时空与结构──苏联70-80年代小型史诗叙事手法分析[J]
.国外文学,1999(2):36-40.
被引量:4
3
张震久.
破碎的艺术——谈美国后现代反小说的支配性艺术特征[J]
.国外文学,1999(1):38-42.
被引量:7
4
王钦峰.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麦当劳化[J]
.国外文学,2004(1):3-9.
被引量:3
5
李玉平.
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互文性解读[J]
.外国文学研究,2004,26(6):67-71.
被引量:18
6
庞好农.
追梦者的失落和失落的追梦者——当代女权主义视角中的卡罗琳·米伯[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18(5):57-61.
被引量:2
7
杨仁敬,林莉.
互文文本中隐现的现实[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87-91.
被引量:10
8
周维山,谭德生.
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起因探析[J]
.求索,2007(2):192-194.
被引量:3
9
Cleanth Brooks & Robert Penn Warren. Understanding Fic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10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引证文献
7
1
于洪芹.
从巴塞尔姆的语言拼贴风格看其后现代主义观点[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4):143-144.
2
王丽.
论唐纳德·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的互文性[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2):79-82.
被引量:2
3
袁小华,杨金才.
论《红字》中的空间叙事结构及艺术效果[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6):37-40.
被引量:9
4
刘晨华,王雅丽.
超文性戏仿与经典童话解构——以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为例[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12):74-77.
5
吴洁.
巴塞尔姆与后现代主义小说[J]
.学术论坛,2011,34(9):100-103.
6
朱丽芳.
《白雪公主后传》——后现代社会男性地位与女性主义思想觉醒的冲突[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2):88-89.
7
路琪.
荒诞下的真实,解构中的重构——解读巴塞尔姆《气球》的后现代叙事策略[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9,0(1):84-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舒奇志.
霍桑研究在中国[J]
.社会科学辑刊,2007(1):244-247.
被引量:14
2
蔡殿梅.
简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策略[J]
.理论界,2009(12):142-143.
3
黄诗海,郑芷芳.
纳撒尼尔·霍桑的空间艺术——论《红字》的空间建构[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45-49.
被引量:1
4
许克琪,魏磊.
论《钟形罩》中的空间叙事形式及其意义[J]
.当代外国文学,2011,32(4):85-91.
被引量:10
5
刘翠萍.
空间构建视野下弗吉尼亚·伍尔芙作品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11):81-82.
6
王毅.
论爱伦·坡与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说的空间叙事魅力[J]
.吕梁学院学报,2014,4(4):27-30.
7
罗晓榆.
霍桑小说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研究[J]
.芒种(下半月),2014,0(12):181-182.
8
武妍,麻蓉生.
论霍桑小说的创作特征[J]
.安顺学院学报,2015,17(4):14-16.
9
刘琳慧.
从社会空间角度解读《激情》中亨利的心路历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6):53-55.
10
杜艳红.
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的互文性解读[J]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2):44-48.
被引量:1
1
王玲,秦明利.
《斯通日记》的后现代“反情节”特征[J]
.国外文学,2001(1):66-70.
被引量:3
2
王玲,秦明利.
《斯通日记》的后现代“反情节”特征[J]
.山东外语教学,2000,21(3):49-51.
3
王战牛.
作为审美的后现代主义文本[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16(2):73-75.
4
王维.
解构传统小说的“小说”——简析巴塞尔姆的小说《儿子手册》[J]
.学理论,2011(20):149-150.
5
丁梅芳.
女性视角下莫里森小说《乐园》的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1):99-100.
6
刘瑾,花开红.
“美国梦”背景下,“中国梦”对身份建构的启示——以约翰·厄普代克和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2):168-169.
7
江弱水.
现代性视野中的骈文与律诗的语言形式[J]
.文学评论,2009(1):25-30.
被引量:1
8
吴志芳,王红虹.
《如何讲述真实的战争故事》: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70-73.
9
熊英.
论琼·荻迪恩在“回家”散文集中的写作风格[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57-58.
被引量:1
10
王青,肖延朵.
《故事新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205-208.
被引量:2
当代外国文学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