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
A Few Issues on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
出处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参考文献8
-
1.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3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
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7.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95,1131,1245-1246.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2790
-
1沈铀.社会中间层——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崭新进路[J].行政与法,2007(12):147-149. 被引量:1
-
2张定鑫,涂为国,刘小兰,生修雯.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3):13-16.
-
3宋娜.坚持正确价值取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1):1-2.
-
4白雪峰.浅谈和谐理念下的大学生“三观”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1):99-101. 被引量:2
-
5柴秀波,王爱民.“以人为本”内涵新探[J].理论观察,2007(6):46-47. 被引量:3
-
6项赠,朱玉伟.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执政党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9(5):26-28.
-
7王浩斌,王飞南.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1-4.
-
8李敏.论当代中国的后发优势[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3-36. 被引量:1
-
9高云涌.自然关系的逻辑——费尔巴哈人本学辩证法的理论实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8-10.
-
10姚建军.毛泽东调动人民积极性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34-37.
同被引文献90
-
1方世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9-16. 被引量:17
-
2鲁品越.哲学主题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走向——兼论“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解[J].哲学研究,2004(7):10-15. 被引量:6
-
3杨学功.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5):32-37. 被引量:15
-
4吴元梁.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及若干理论问题的分析[J].东岳论丛,2004,25(5):56-63. 被引量:6
-
5王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点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4(5):158-160. 被引量:2
-
6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问题与视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1):27-33. 被引量:21
-
7俞吾金.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5(1):4-10. 被引量:145
-
8方克立.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2):56-68. 被引量:27
-
9杨学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趋向——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前沿热点问题评述[J].河北学刊,2005,25(4):35-42. 被引量:1
-
10王锐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哲学追问——“何以需要”与“何以可能”[J].新视野,2005(5):8-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11
-
1孟庆刚.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若干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157-159. 被引量:4
-
2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2005,37(1):107-111.
-
3连鹏晓,李宏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反思——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的关系[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3):45-49. 被引量:3
-
4张荣军,李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问题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263-264.
-
5王桂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J].理论视野,2011(9):14-16.
-
6王桂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文本解读与形态创建[J].党政干部学刊,2011(12):3-5. 被引量:2
-
7冯飞龙.近年来国内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理论导刊,2013(8):86-89.
-
8李大棚,蔡静.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化”大众[J].延边党校学报,2013,29(4):16-18. 被引量:3
-
9冯飞龙.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6):20-23.
-
10杨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若干新思考[J].决策与信息,2015(36):11-1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孟庆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J].北方论丛,2006(1):106-109. 被引量:6
-
2戴安良.文化哲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2):99-101. 被引量:5
-
3袁银传,吴恺.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程、特点及其意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1-5. 被引量:1
-
4姚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8):59-60. 被引量:2
-
5周钰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关系[J].理论观察,2015(2):9-10.
-
6周钰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融合[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2):51-53. 被引量:1
-
7田博.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贡献与启示[J].商,2015,0(38):77-77. 被引量:1
-
8唐婷.三农视角下习近平扶贫开发思维略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6):59-60. 被引量:1
-
9张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意识形态问题[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2):21-22.
-
10周力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路径研究[J].长江丛刊,2018,0(19):157-157. 被引量:1
-
1雍涛.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纪念李达诞辰115周年[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5(1):205-215. 被引量:1
-
2罗琼,党忠良.江泽民同志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J].晋阳学刊,2003(6):3-5. 被引量:1
-
3刘仁忠,张维.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探源[J].长江论坛,2008(4):17-20. 被引量:2
-
4B.З.罗戈文,吴铮.论社会公正[J].世界哲学,1988(3):1-5.
-
5艾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讲座》之一[J].中华魂,2009(1):25-28.
-
6雷国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J].湖湘论坛,2001,14(3):4-7. 被引量:12
-
7魏杰.民生不是简单的福利主义[J].中外企业家,2008(8):22-27. 被引量:1
-
8师维.艾思奇同志的《胡适实用主义批判》和《批判梁漱溟的哲学思想》两篇论文再版重印[J].哲学研究,1978(4):62-62.
-
9范若愚.试论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J].哲学研究,1978(4):2-8.
-
10林福益.越是搞市场经济 越是要重视精神文明[J].现代哲学,1993(1):3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