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作品研究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8-109,共2页
Academic Monthly
二级参考文献52
-
1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J].文学评论,1999(5):129-139. 被引量:71
-
2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J].文学评论,1986(6):50-66. 被引量:88
-
3王学钧.“问题小说”发端——论《新中国未来记》及其群类[J].明清小说研究,1989(4):200-212. 被引量:3
-
4叶凯蒂.妓女与城市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2):23-24. 被引量:14
-
5梁启超.《新民说》[A]..《饮冰室合集》第6册[C].中华书局,1989年..
-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9)[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42-252.
-
7沈从文.《水云》[A]..《沈从文文集》第十卷[C].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p279,279.
-
8梁启超.《夏威夷游记》[A]..《梁启超全集》第2册[C].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219页.
-
9.《清代学术概论》[A]..《梁启超论清学二种》[C].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
10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J].新小说,1902,.
共引文献66
-
1尹春霞.《湖光山色》中的乡土情怀[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6(3):23-26.
-
2杨金华.沈从文作品美学蕴含探析[J].作家,2011(6):29-30. 被引量:1
-
3董燕,李永东.从“悖论性结构”到“现代转型”——兼评孔范今的文学史观[J].山东社会科学,2004(10):27-30.
-
4刘保昌.中国现代文学与道家文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103-108.
-
5鲍焕然.民俗与小说的遇合[J].理论月刊,2005(4):127-129. 被引量:4
-
6康长福,史曙.世纪追问:乡土文学能否进行到底[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1(6):16-17.
-
7高小弘,翟永明.立足“本土”的书写——李锐小说创作简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3):91-96. 被引量:1
-
8李跃庭.现代性视野中的新文学景观——评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J].文艺争鸣,2005(4):141-143.
-
9殷杰,刘培利.现代性的追求——《新青年》译介作品评析[J].理论学刊,2005(9):113-115.
-
10蔡世连,陈代.孔范今学术思想的意义[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5):59-68.
-
1贾飞.复古派领袖王世贞:“性灵说”的先驱[J].求索,2016(11):137-142. 被引量:3
-
2邹雪茜.解读《又来了,爱情》中两位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J].芒种,2014(4):143-144.
-
3季凯瑟琳.卡夫卡的狂想城堡[J].中文自修,2015,0(11).
-
4常思佳.昙花下的鬼火——以汪曾祺1995年三部短篇小说为例[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11):73-75.
-
5朴尚哲.现在的80岁等于过去的50岁?[J].启迪与智慧(上),2015,0(10):10-11.
-
6孙云霞.《奥の細道》对蕉风俳谐确立的重要作用[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12):43-44.
-
7刘术云.李白道教思想产生的历史原因初探[J].当代文坛,2008(1):180-181. 被引量:4
-
8李淑贞.巴金《随想录》主题思想解读[J].青春岁月,2016,0(3):32-33.
-
9乔雪.花语词心——李清照词中的花[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6(9):106-108.
-
10赵玉玲.李清照词《声声慢》的美学意蕴及生态翻译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06X):109-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