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侯外庐与侯外庐学派
被引量:
6
Hou Wailu and Hou Wailu School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侯外庐(1903-1987年)在史学界与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并称"五老",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个明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并都曾在这理想信念指导下积极投身革命斗争;他们都是为了解中国国情,变革现实,而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
作者
陈寒鸣
机构地区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7,共7页
History Teaching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侯外庐学派
史学家
治学精神
《中国思想通史》
侯外庐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1
1
参阅侯外庐.《韧的追求》[M].三联书店,1985年..
2
参阅《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
3
《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自序》.《选集》(上)第18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4
.李大钊牺牲、大革命失败,侯外庐给自己的出路,就是遵照大钊同志的生前嘱咐,勤工俭学,到法国去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更把翻译《资本论》作为赴法留学的目的[Z].,..
5
.为了弄清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涵义,侯外庐曾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查找了一百多条有关古代社会的论述[Z].,..
6
如何兆武《释"国民"和"国民阶级"--兼忆侯外庐先生》,《纪念侯外庐文集》第104-105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
《中国古典社会史论》,由五十年代出版社于1943年出版;《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由文风书局于1944年出版.1946年,外庐先生将《中国古典社会史论》修改扩充为《中国古代社会史》一书主要增加了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内容,成为一部更为完整并更富有理论特色的古史研究著作.1950年,他又对该书作了一次修改,定名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成为他主要代表作之一.该书近又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于20∞年再版.
8
参阅侯外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自序》,重庆三友书店1945年版.近经黄宣民校订,以《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之名由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再次出版.
9
《中国封建社会史论》直到1979年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0
.《中国近代哲学史》直至1978年才和读者见面[Z].,..
同被引文献
80
1
严星柔.
历史文化语义学:知识考据与文化范式建构[J]
.人文论丛,2019(2):379-389.
被引量:1
2
姚彬彬,刘青.
“章黄学派”与冯氏学术源流[J]
.人文论丛,2019(2):370-378.
被引量:1
3
傅才武,黄剑波.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承袭、拓展与实践应用[J]
.人文论丛,2019(2):360-369.
被引量:1
4
刘大年.
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J]
.历史研究,1988(1):35-42.
被引量:8
5
林甘泉.
哲人不萎,风范长存——悼念侯外庐同志[J]
.历史研究,1988(1):43-51.
被引量:3
6
张首映.
评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4):34-37.
被引量:1
7
张越.
关于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张岂之教授访问记[J]
.史学史研究,1995(3):40-46.
被引量:4
8
雕胡.
认识“中体西用”论的新思路——评冯天瑜、何晓明著《张之洞评传》[J]
.社会科学辑刊,1993(1):94-102.
被引量:1
9
张岂之.
远见卓识的引路者——略论侯外庐先生对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研究的卓越贡献[J]
.哲学研究,1987(11):34-37.
被引量:8
10
侯外庐.
史林述学——《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自序[J]
.文史哲,1982(5):5-1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安妮.
捍卫墨子:论侯外庐对郭沫若墨子明鬼主张之驳议[J]
.学术月刊,2014,46(4):147-156.
被引量:8
2
藏明.
张岂之先生教育研究纪事[J]
.西部学刊,2015(5):77-80.
被引量:2
3
陈寒鸣,夹纪坤.
阳明后学专案研究的上乘之作——评《黄绾道学思想研究》[J]
.衡水学院学报,2019,21(2):78-84.
4
傅才武,严星柔.
从“梁王”到“二冯”:文化史研究中的观念传承与范式转型[J]
.学习与实践,2021(9):123-133.
5
张越.
侯外庐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论析[J]
.历史研究,2023(6):60-75.
6
崔存明,黄开宇,刘文忠.
侯外庐青年观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新时代青年成长的启示[J]
.北京青年研究,2024(3):99-1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曹顺庆,聂韬.
试析“泛神论”对郭沫若墨学态度的影响——从“扬墨”到“非墨”[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4):76-84.
被引量:1
2
王继训,藏明.
鲐背之年的坚守——张岂之教授与中国思想史研究[J]
.管子学刊,2017(2):95-99.
被引量:1
3
藏明.
会通与传承:张岂之学术思想述略[J]
.地方文化研究,2017,5(1):100-106.
被引量:1
4
张晓鹏.
抗战后期郭沫若墨学批判的缘起及学术意义[J]
.郭沫若学刊,2017(4):43-46.
5
王启发.
郭沫若在思想史研究上的成就和贡献[J]
.晋阳学刊,2018(5):34-55.
被引量:3
6
徐国利,陈晨.
1940年代郭沫若与侯外庐墨学研究的异同及成因[J]
.河北学刊,2020,40(6):61-67.
7
李孝迁.
《十批判书》的写作语境与意图[J]
.历史研究,2021(4):139-157.
被引量:8
8
李孝迁.
《十批判书》的写作语境与意图[J]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1):51-63.
9
肖薇,王嘉川.
郭沫若撰著《青铜时代》与《十批判书》考述[J]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29(2):159-173.
10
李昊凡.
侯外庐墨子思想研究——以《中国思想通史》为主[J]
.哲学进展,2024,13(1):92-97.
1
刘士聪,高巍.
为了译文的衔接与连贯[J]
.中国翻译,2010,31(2):92-93.
被引量:4
2
张岂之.
见花思人生[J]
.教育家,2012(2):7-7.
3
张岂之.
《中国思想通史》简介——为《中国思想通史》2008年人民出版社新版而作[J]
.华夏文化,2008(3):4-5.
被引量:1
4
韩国磐.
对史学研究的几点管见[J]
.历史研究,1984(2):133-140.
被引量:1
5
白立超.
侯外庐治学的启示——读《韧的追求》[J]
.华夏文化,2011(2):59-60.
6
张岂之,谢阳举.
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张岂之教授访谈录[J]
.孔子研究,2015,0(6):5-11.
被引量:3
7
刘小枫.
司马迁属什么“家”?[J]
.读书,2003(8):39-44.
被引量:4
8
罗山.
论西周德、孝观念及其关系[J]
.文艺评论,2013(10):136-139.
被引量:1
9
陈荣庆.
张岂之先生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略评[J]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1):69-74.
被引量:1
10
任大援.
侯外庐史学的文化生命力——纪念侯外庐先生百年诞辰[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2):86-90.
历史教学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