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35
-
1李连仲.我国的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4(75):23-28. 被引量:13
-
2马凤良.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研究[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20(2):1-7. 被引量:8
-
3鞠海龙.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与我国石油安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34-37. 被引量:4
-
4李慧.维护我国石油安全的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6(3):60-62. 被引量:3
-
5李兵.俄罗斯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探析[J].东北亚论坛,2006,15(1):94-98. 被引量:6
-
6李兵.日本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探析[J].日本学刊,2006(1):94-104. 被引量:14
-
7李振福,杨忠振.模糊可拓层次分析法研究[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6,27(3):71-75. 被引量:19
-
8李兵.印度的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J].南亚研究,2006(2):16-20. 被引量:11
-
9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7(11):36-48. 被引量:2
-
10李星光.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护航合理合法[N].解放军报,2008—12—22(7).
引证文献5
-
1冯庆庭.云南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必要性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32-36.
-
2何剑彤,李振福,李娜,金海勤.我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影响因素的ISM分析[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2,33(4):64-69. 被引量:16
-
3王志邦,张晓龙,吕国辉.海上交通线安全的对策研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1(3):13-15.
-
4于立新.我国进口石油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J].化工管理,2016(14). 被引量:1
-
5贺鉴,惠喜乐,王雪.中国与东非国家的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合作[J].现代国际关系,2020(4):52-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8
-
1陆梦.基于DEMATEL与ISM集成方法的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4,35(1):18-22. 被引量:11
-
2杨理智,张韧.基于云模型的我国海上能源战略通道安全风险评估[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4,28(1):74-80. 被引量:9
-
3张丽丽,吕靖,艾云飞.中国出海口环境安全影响因素量化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4,40(4):69-73.
-
4李振福,黄蕴青,姚丽丽,李漪.北极航线战略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催化作用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5):1-5. 被引量:3
-
5郑崇伟,陈璇,李崇银.台湾岛周边海域的波候观测[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7(5):473-479. 被引量:2
-
6杨理智,张韧,吴炎成,葛珊珊,刘君.气候变化对中国海上能源通道安全的影响与风险评估[J].应用科学学报,2016,34(6):713-723. 被引量:1
-
7马晓雪,贾世娜,韩依潼.我国海上运输通道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结构与优化[J].管理世界,2017,33(9):8-16. 被引量:1
-
8马晓雪.中国海上运输通道安全脆弱性演化机理论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11):108-129. 被引量:6
-
9吕靖,蒋美芝.交通强国背景下我国国际海上通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4):32-33.
-
10郭勇陈,沈洋.中国海上能源通道安全性多主体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19,31(4):655-670. 被引量:4
-
1徐明军.构建中国海上能源通道安全战略思考[J].中国港口,2004(4):40-41. 被引量:4
-
2周宏湖.动力总成电气化现状及展望[J].轿车情报,2009(10):148-151.
-
3里斯托·帕卡里伦,莉娜·巴尼尔·拉斯姆森,陈浩波(译).高寒海域的全球最大钻井船[J].国际船艇,2007(1):25-27.
-
4一凡.巴拟耗资1.6亿美元建造核潜艇[J].鱼雷技术,2008,16(6):67-67.
-
5杜宏佳,郭加慈.石湖山码头开通直航金门、日本货运业务[J].世界海运,2004,27(2):55-55.
-
6不用燃料的汽车是没有灵魂的![J].汽车杂志,2009(6):315-315.
-
7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机会[J].内燃机与配件,2012(2):34-34.
-
8崔连德.中国海运界加速对接ISPS规则[J].中国船检,2004(7):56-59.
-
9古清生.电动汽车改变全球能源结构[J].时代汽车,2010(4):56-57.
-
10新闻与信息[J].集装箱化,1997,8(7):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