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探索
被引量:
13
Discussion on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广东工业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个案,明晰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丰富人文教育内容体系,正确处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精英意识与大众意识四大关系;探索人文教育的“有形”与“无形”形式,启动“熔炉工程”,追求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强调抓方向、抓重点、抓特色、抓品牌,突出人文教育成效。
作者
王克
谢冠华
机构地区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
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处
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7,共4页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工科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
价值取向
科学精神
创新精神
德育功能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2
1
朱江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23
2
王克主编.素质的较量.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同被引文献
71
1
许晓东,王乘.
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100-102.
被引量:20
2
王滨.
美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评述与启示[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06-109.
被引量:12
3
龚爱蓉,蒋旋新.
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93-95.
被引量:17
4
王保华,林惠芬.
构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和谐机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13-216.
被引量:6
5
吴毅华.
缺乏学术大师的大学——对中国当代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J]
.学习月刊,2007(16):89-90.
被引量:3
6
葛夏文,汪涛,梁静云.
中国文化精神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2):275-276.
被引量:4
7
胡弼成.
国外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S3):301-304.
被引量:10
8
吴传飞.
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4):92-95.
被引量:5
9
黄悦.
校园文化建设与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18(1):90-93.
被引量:3
10
牛慧娟.
洪堡的大学理念及其对我国高校改革的启示[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5):118-12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3
1
张育广,黄培清,胡静.
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路径[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6):174-175.
2
张春春,陈锦.
工科高职院校艺术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83-85.
3
杨敏.
专业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认识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4):38-40.
4
陆艳清.
十年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J]
.柳州师专学报,2008,23(6):71-74.
被引量:7
5
刘俪喆,周一叶.
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5):111-114.
被引量:5
6
罗树琼,杨凯.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4):201-201.
被引量:3
7
杨雷,罗树琼,杨凯.
理工科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人文素质[J]
.职业时空,2010,6(4):83-84.
8
周凌凤.
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定位及策略[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49-52.
被引量:2
9
边凤花,蔡志军.
工科硕士生人文素养培育问题探讨——基于对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科硕士生相关调查的思考[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96-99.
10
郑艳林.
人文素质拓展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34(8):84-8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李中昌,夏朝霞,刘洋.
和谐校园视野下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微[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70-74.
被引量:5
2
李瑛,袁伟,陈俊国.
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4):238-240.
被引量:14
3
陆艳清,苏洪强.
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成人教育,2009(8):90-91.
被引量:6
4
康志强,孙宏霞.
理工科院校人文精神的建构和提升[J]
.时代教育,2010(10):14-14.
5
徐倩,杨晗.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讨[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10):28-29.
被引量:1
6
苏兰花,覃恩兴.
贫困地区中学素质教育评价的实证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5(3):166-171.
被引量:1
7
杨晓军.
我国理工科院校校园人文精神培育机制的思考[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3):59-63.
被引量:5
8
赵志斌.
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多级综合评价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0):183-184.
9
奉钦亮,覃凡丁.
广西高职高专素质教育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5(4):152-156.
被引量:1
10
全崴.
基于职业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双轨式”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3(6):141-141.
被引量:4
1
纪亚新.
小学生作文批改策略探究[J]
.小说月刊(下半月),2015,0(11):18-19.
2
蒋燕山.
谈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6):120-121.
3
包仕国.
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的互动关系研究[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6):74-75.
4
仇琼云.
浅谈语文教学新走向[J]
.成才之路,2009(19):26-27.
5
刘树道,刘社欣.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凸显人文性[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6.
被引量:4
6
郭卫民.
中学历史课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7(11X):38-38.
7
朱卫国.
开放作文教学,培养人文精神[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4(11):49-50.
被引量:1
8
阿多尼斯.
《在意义天际的写作·诗歌》[J]
.朔方,2016,0(6):3-3.
9
王清铭.
门[J]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1(4):28-29.
10
陶应龙.
于无形中存有形——生本教育在初中科学中的应用[J]
.神州,2011(7):62-62.
被引量:1
高教探索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