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研究和对策
被引量:8
摘要
介绍了河南中压电网目前运行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运行经验为基础,结合基本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对今后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出处
《河南电力》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Henan Electric Power
同被引文献18
-
1鄢峰.浅谈接地保护的种类与区别[J].科技信息,2009(1):447-448. 被引量:2
-
2陈钢.变电站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分析及对策[J].贵州电力技术,2004,7(6):1-4. 被引量:2
-
3周华平,王宇光.铁磁谐振的发生对电压互感器的危害及其预防[J].山西焦煤科技,2004(6):3-5. 被引量:2
-
4张慧芬,潘贞存,桑在中.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断线加接地故障的分析[J].继电器,2004,32(18):6-9. 被引量:25
-
5杨泽洲.大连供电公司10kV配电系统接地方式探讨[J].东北电力技术,2004,25(12):31-33. 被引量:7
-
6许颖.3~66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几个问题[J].供用电,2005,22(6):4-7. 被引量:11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S].
-
8蔡雅萍(CAIYa-ping).10kV 配电网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及接地故障检测系统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2.
-
9魏拉元,张杰,马玉兰.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偏高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9):77-78. 被引量:4
-
10董振亚.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和改进[J].中国电力,1998,31(8):38-41. 被引量:64
引证文献8
-
1吴峥嵘.预调式和随调式消弧线圈暨铁磁谐振分析[J].上海电力,2005,18(5):505-508. 被引量:3
-
2周小波,王卫斌,张俊敏.上海市南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上海电力,2006,19(1):58-61. 被引量:1
-
3王利群,张劲光,张伟政,侯俊平,齐威,邝石,张科,马晓久,王文华,高健.城市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调查分析[J].河南电力,2006,34(3):13-16. 被引量:1
-
4王卫斌,张俊敏,周小波.上海市南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华东电力,2007,35(12):82-85. 被引量:3
-
5高慧.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270-270.
-
6华月申,汪涵.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不引起继保装置跳闸的故障分析[J].上海电力,2011,24(4):300-302.
-
7郎建国.浅析输电线路中接地的运行与维护[J].中国科技博览,2012(30):626-626.
-
8吴新.深圳配电网消弧线圈运行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0(11):322-322.
二级引证文献8
-
1王晓蓉.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并联中电阻及其接地选线方法[J].上海电力,2005,18(6):633-636. 被引量:2
-
2何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投入引起谐振过电压的原因[J].高电压技术,2007,33(9):216-217. 被引量:10
-
3韩政,陶燕,周彦,沈金浩.郊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研究[J].华东电力,2013,41(11):2351-2353.
-
4潘莹,袁加妍,魏锦萍.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电力与能源,2014,35(4):459-463. 被引量:12
-
5李阳.变电站10kV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辽宁广播电视技术,2015,0(1):3-4.
-
6钱大勋,夏林,廖述龙.高压柴油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J].现代建筑电气,2015,6(10):20-23. 被引量:6
-
7刘扬,唐莹莹.谐振接地系统假接地现象的分析与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34(S1):114-116.
-
8刘海涛,牛健.330 kV变电站35 kV侧经小电阻接地改造技术可行性分析[J].宁夏电力,2021(3):12-16. 被引量:1
-
1连海军,李继文.汽轮机叶片运行状况的研究和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4S):121-122. 被引量:1
-
2王康.上海地区家用电器待机能耗的研究和对策[J].供用电,2007,24(2):1-4. 被引量:10
-
3张健.火力发电厂“石膏雨”现象的研究和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9(7):52-52. 被引量:2
-
4陈桁,何进,胥伟,黄鑫.城市轨道交通配电变压器负荷理论计算与实际负荷差异的研究和对策[J].现代建筑电气,2014,5(B09):17-20. 被引量:2
-
5陈中强.国外电缆材料的研究及发展的趋势[J].电线电缆,2001(3):12-13. 被引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