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4年第2期13-21,共9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参考文献5
-
1夏勇.犯罪本质特征新论[J].法学研究,2001,23(6):3-21. 被引量:37
-
2陈兴良.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J].法学研究,2000,22(1):3-18. 被引量:367
-
3王世洲.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概念的双重结构和功能[J].法学研究,1998,20(5):116-125. 被引量:64
-
4樊文.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兼析新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1):26-28. 被引量:126
-
5何秉松主编,裴广川等.刑法教科书[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
二级参考文献33
-
1张远煌.犯罪理念之确立—犯罪概念的刑法学与犯罪学比较分析[J].中国法学,1999(3):127-135. 被引量:25
-
2王世洲.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概念的双重结构和功能[J].法学研究,1998,20(5):116-125. 被引量:64
-
3李立众,柯赛龙.为现行犯罪概念辩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2):54-61. 被引量:31
-
4樊文.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兼析新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1):26-28. 被引量:126
-
5高铭暄,陈兴良.挑战与机遇:面对市场经济的刑法学研究[J].中国法学,1993(6):20-30. 被引量:33
-
6曾宪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学科学体系的设想[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4(1):21-30. 被引量:5
-
7赵长青.论不法经济行为中罪与非罪的界限[J].现代法学,1995,17(2):9-14. 被引量:1
-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
-
9.《毛泽东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67-288页.
-
10.《列宁全集》第38卷[M].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29页.
共引文献469
-
1曲新久.刑法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本质把握——兼评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之争[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4):99-110. 被引量:3
-
2童德华.刑事合规司法效果的厘定及其刑法证成[J].政治与法律,2023(2):63-76. 被引量:8
-
3刘明祥.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及其完善路径[J].政法论坛,2023,41(3):81-94. 被引量:1
-
4段阳伟.“量的构成要件”独立性地位之提倡[J].刑事法评论,2019(1):77-92. 被引量:1
-
5柳洁,彭永雄,曾城.流量造假行为刑法规制的合理性判断[J].社会科学家,2022(11):121-128.
-
6薛铁成.逃税罪法律适用异化之法解释学释疑——以“范某某逃税案”为视角的展开[J].贸大法律评论,2019(1):3-11.
-
7郑旭江,杨兴培.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立法一体化的提出和构想[J].经济刑法,2020(1):3-24. 被引量:1
-
8王秀梅,戴小强.论违法多元性的理论依据与归责原则[J].刑法论丛,2022(2):106-140.
-
9李永升.刑法智慧树的内部构造及其展开[J].刑法论丛,2021(4):130-174.
-
10王斓.附带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政策审视[J].刑法论丛,2021(2):544-559.
同被引文献94
-
1皮勇.网络黑灰产刑法规制实证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1):18-40. 被引量:26
-
2张明楷.宪法与刑法的循环解释[J].法学评论,2019,37(1):11-27. 被引量:62
-
3薛静丽.过度刑法化的倾向及其纠正[J].法律方法,2021,27(4):183-194. 被引量:2
-
4陈忠林.从外在形式到内在价值的追求──论罪刑法定原则蕴含的价值冲突及我国刑法应有的立法选择[J].现代法学,1997,19(1):30-40. 被引量:47
-
5李立众,柯赛龙.为现行犯罪概念辩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2):54-61. 被引量:31
-
6陈兴良,刘树德.犯罪概念的形式化与实质化辨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6):92-101. 被引量:44
-
7樊文.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兼析新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1):26-28. 被引量:126
-
8陈兴良.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J].现代法学,1996,18(3):14-25. 被引量:190
-
9杨春洗,苗生明,杨春洗.论刑法法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6):13-24. 被引量:70
-
10储槐植,张永红.善待社会危害性观念——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说起[J].法学研究,2002,24(3):87-99. 被引量:167
引证文献10
-
1柳洁,彭永雄,曾城.流量造假行为刑法规制的合理性判断[J].社会科学家,2022(11):121-128.
-
2姚兵.犯罪构成视野中的社会危害性概念[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3):411-418. 被引量:4
-
3惠丽丽.浅论社会危害性[J].知识经济,2010(20):53-53.
-
4姚兵.论社会危害性评价的出罪功能[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22(5):5-10. 被引量:1
-
5贾健,刘远.社会危害性概念的知识考古学检视[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22(5):11-17.
-
6刘伟琦,柳洁.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当代角色——以犯罪概念的流变为进路[J].襄樊学院学报,2012,33(7):53-58.
-
7段传文.社会危害性的差异与归宿——以不同犯罪论体系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34):285-286.
-
8王钢.法益与社会危害性之关系辩证[J].浙江社会科学,2020(4):37-46. 被引量:17
-
9夏朗.对“法益论”的审视与反思[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1):45-51. 被引量:1
-
10刘伟琦.社会危害性的角色转换与犯罪概念的流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0(1):40-45.
二级引证文献22
-
1柳洁,彭永雄,曾城.流量造假行为刑法规制的合理性判断[J].社会科学家,2022(11):121-128.
-
2姚兵,刘鑫.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理论研究六十年[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21(6):5-16. 被引量:2
-
3童伟华,武良军.刑法中社会危害性概念的机能分析[J].时代法学,2011,9(4):16-22. 被引量:2
-
4孙燕山.无法逐出注释刑法领域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研究40年(1978—2018)的共识与再聚焦[J].学术论坛,2018,41(5):20-27. 被引量:4
-
5郭玮,许晨夕.再论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当代价值[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16(3):48-54. 被引量:1
-
6魏瀚申.民法典时代背景下刑法惩罚违约行为之反思[J].宜宾学院学报,2021,21(2):35-45.
-
7夏朗.对“法益论”的审视与反思[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1):45-51. 被引量:1
-
8李志恒.集体法益的刑法保护原理及其实践展开[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7(6):111-132. 被引量:35
-
9金泽刚.走私犯罪既未遂形态认定研究[J].政治与法律,2022(1):80-94. 被引量:6
-
10卫秀雨.网络隔空猥亵行为入罪困境与成因[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9):122-124. 被引量:1
-
1郑厚勇.关于挪用公款罪几个问题的探讨——兼议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1):3-5.
-
2李玉杰.恢复性司法的正义价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J].天津法学,2011,27(4):35-40. 被引量:1
-
3肖碧兰.无罪推定在中国[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5):117-119.
-
4李蕴辉.严打的刑事立法保障[J].政法论丛,2005(3):24-25.
-
5李长春,蒋洲,王镞.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困境及其完善[J].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0):65-68. 被引量:2
-
6许海波.严打政策科学运行应坚持的基本原则[J].政法论丛,2005(3):20-21. 被引量:2
-
7徐蓉.无罪推定原则略论[J].华章(初中读写),2008(19):47-48.
-
8曾刚.论政府职责的发展[J].理论界,2005(9):8-11. 被引量:3
-
9夏安凌,封帅.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J].国际论坛,2008(5):44-48.
-
10杨建国.官员财产申报概念的学术追问与澄清——基于学术整理的视域[J].岭南学刊,2013(6):52-5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