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03B期58-59,共2页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同被引文献10
-
1陈雄,严思屏.“担保圈”危机的形成及其防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3):69-71. 被引量:5
-
2夏志琼.担保链:动摇区域金融安全[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4(9):39-42. 被引量:2
-
3朱谦.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立法缺陷及其补救[J].法学,2002(7):67-73. 被引量:7
-
4苑福秋,赵春雷.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法律思考[J].律师世界,2002(1):28-30. 被引量:2
-
5潘志梅,张玲.浅析上市公司担保的特点、风险及防范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06,25(8):110-112. 被引量:1
-
6张鹏.国有企业对外担保风险防范的思考[J].商业会计(下半月),2007(6):35-35. 被引量:2
-
7[6]赵中鹏.副行长违规担保800万被判9年,坦言违规很普遍[N].中国法通,2004-9-30
-
8[1]张春燕.银监会证监会正在联手彻查上市公司担保圈.[N]中国经营报,2003-6-30.
-
9梅德旭,朱临玉.关于国有企业担保问题的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00(4):61-63. 被引量:2
-
10胡爱荣,王宇慧,宁哲.企业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J].农场经济管理,2004(2):58-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
-
1刘英泽,田玉敏.企业保证担保风险防范与控制[J].管理现代化,2011,31(1):11-13. 被引量:1
-
2胡佳妮,马慧.公司担保存在隐患,相关制度有待完善——基于深国商、ST海龙、建发股份的案例研究[J].现代商业,2012(7):159-160.
-
3中国人民银行淄博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刘洁,刘博,孟文杰,刘丹华,岳亮.“柠檬市场”效应与担保圈风险[J].金融发展研究,2013(12):46-51. 被引量:6
-
4袁红迪.互保、联保法律制度的危机及救济——从浙江企业“互保链”危机谈起[J].商,2016,0(15):263-263.
-
1翁雷.谈金融创新中表外业务的发展[J].金融经济(银川),1996(2):18-22.
-
2对外担保业务[J].中国对外贸易,2003(12):43-43.
-
3谢嵩.大力拓展表外业务——提高银行经营效益的思考[J].金融经济,1996(6):23-24.
-
4葛雷.如何根治上市公司“顽疾”[J].财经,2003,0(18):114-114.
-
5要闻回顾[J].中国金融,2008(18):8-8.
-
6辛树人,贾锡照,刘增彬.人民币对外负债开放路径探索[J].中国外汇,2013(21):68-69.
-
7翟彦杰,巫伟斐.对外担保新规及其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J].中国发展观察,2010(10):48-51. 被引量:3
-
8钱晓虹.浅析对外担保业务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11):13-13.
-
9程展.国家外管局:简化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程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9):84-85.
-
10张晓青.浅谈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J].金融理论与教学,1995(1):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