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学校体育思潮的历史变迁》一文看体育史学研究的方法——兼与杨正云、王颖商榷
被引量:2
摘要
体育史研究注重实证研究和史实的考察,说明某种体育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它的存在意义,并通过客观可信的结论给人以启迪,是一种客观事实基础上的研究.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2,共3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参考文献17
-
1.明治年号的考证根据岸野雄三1999年出版的《近代体育スポ-ッ年表(三订版)1800-1997》[M].大修馆书店,..
-
2伊ケ崎晓生 吉原公一郎.《战后教育の原典①-新教育指针》[M].现代史出版社,1975..
-
3.根据《新修体育大辞典》(不味堂出版,1979年再版,pp1135页)的记载只有''''日本体育学会''''没有''''日本体育科学学会''''的名称,并且''''日本体育学会''''是1950年2月成立的[Z].,..
-
4.《社会教育法》的内容来自[EB/OL].http//www.houko.com/00/01/S24/207.HTM,.
-
5.根据竹之下休藏的《体育五十年》、时事通信社、1950年出版和《近代体育スポ-ッ年表》考证[Z].,..
-
6今村嘉雄(日).《日本体育史》[M].表现社,1970.624.
-
7文部省.《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体育篇》[J].《新体育》临时增刊号,1949,11:1-2.
-
8竹之下休藏.《要纲から要领へ》[J].《新体育》,1949,11:3-3.
-
9竹田清彦 高桥健夫 出美则.《体育科教育学的探究》[M].大修馆书店,1997.18-25.
-
10前川峯雄.《体育概论》[Z].日本体育指导者联盟,1949,6..
二级参考文献6
-
1井上靖(日) 刘付忱译.《日本历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
2木村时夫(日).《明治维新的功过》[J].《历史教学》,1984,(5):20-20.
-
3川村英男(日) 王德深译 王占春校.《体育原理》[M].,1982年..
-
4阿部忍(日) 丝连丸译.《体育哲学》[M].,1982年..
-
5前川峰雄(日) 鲁彩云译.《体育原理》[M].,1982年..
-
6小林哲也(日) 徐锡龄 董明皖译.《日本的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二级引证文献3
-
1李晓通,周山彦,李开文,陈永兵.我国体育概念的文化溯源及嬗变阐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2):141-146. 被引量:2
-
2刘仲豪,张予南,陈健.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相融问题审思[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6):143-145. 被引量:2
-
3骆同,骆秉全.德国和日本体育学科发展特点、经验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22(10):102-109. 被引量:3
-
1苏肖晴,陈云,谭华.对华侨与体育研究的几点看法和建议[J].福建体育科技,2006,25(2):1-2.
-
2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2,10(8):6-6.
-
3是比赛,还是赌博?[J].中国钓鱼,1996,0(1):34-34.
-
4江金宝.声音与钓鱼[J].钓鱼,2005(1):30-30.
-
5潘绍伟.什么是成功的体育课——四国评课标准简介[J].体育师友,1992,15(2):37-37.
-
6仲建春.登山偶记[J].时尚北京,2011(4):20-20.
-
7李爱军,李晋瑶.论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4(63):112-112. 被引量:1
-
8杲文川.北京女垒“三剑客”[J].体育博览,1989(6):24-25.
-
9吴忠贯,黄圣方,过东升,李建设,熊观现.关于“体育仿生学”及其他[J].浙江体育科学,1992,14(3):58-60.
-
10牛勇军.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2009,0(9):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