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校德育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在社会生活和教育理念发生重大转变的今天,学校德育也应完成自身的范式转换,即由以割裂、知性和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转换为生活德育的范式。这种转换包括德育目的、内容、过程、思维和主体的转换。
作者
高德胜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1,共5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关键词
德育范式
学校德育
生活德育
德育目的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338
引证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86
参考文献
1
1
高德胜.
生活德育简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1-5.
被引量:118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周作宇.
怪圈:生活教育向考试教育的蜕变[J]
.教育学术月刊,1995(5):20-22.
被引量:4
2
何秀煌.新世纪的道德教育——从记号学的观点看道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道德与公民教育——东亚经验与前瞻[M].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1996.14.
3
杜威.教育上的道德原理.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0-143,147.
4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28.
5
胡塞匀.胡塞尔全集(第六卷)[M].-,-.462.
6
陶行知.生活教育之特质.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27.
7
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7.
8
R.M.基辛.文化·社会·个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84.
9
张自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27.
10
杜威 胡适(译).杜威五大演讲[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76.
共引文献
117
1
姚尧.
后现代伦理思潮下德育的三种取向[J]
.浙江教育科学,2019,0(6):16-19.
2
王颖.
新中国70年道德教育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7-106.
被引量:1
3
张国锋.
从德育生活化模式看大学生德育内容的建构[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4):22-23.
被引量:4
4
杜春梅.
高职院校思政课人本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1):172-173.
被引量:1
5
陶凌荣.
我国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关系辨析[J]
.运动,2012(17):49-50.
被引量:2
6
卢乐珍.
让道德启蒙融入幼儿生活[J]
.学前教育研究,2004(9):9-11.
被引量:5
7
徐佐彦.
论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机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5(1):69-72.
被引量:1
8
陈言贵.
德育“无痕”——走向生活化的德育[J]
.滁州师专学报,2004,6(1):14-16.
被引量:8
9
李菲.
我国德育理念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5):31-34.
被引量:10
10
曹树真.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21-24.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38
1
高德胜.
对杜威道德教育“根本问题”的再认识[J]
.教育研究,2020,0(1):16-29.
被引量:22
2
仲玉英,颜士鹏.
杜威的浙江之行及其教育影响[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1):109-116.
被引量:1
3
李志强.
民主社会的理智训练——谈杜威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J]
.理论与改革,2007(3):121-124.
被引量:3
4
刘超良.
生活德育探问[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4):50-52.
被引量:16
5
郜永进.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S1):59-63.
被引量:2
6
川尻文彦.
杜威来华与“五四”之后的教育界——以陶行知的杜威思想受容为中心[J]
.社会科学研究,2009(6):142-153.
被引量:13
7
班华.
近十年来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进展[J]
.教育研究,1999,20(2):18-22.
被引量:77
8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29
9
鲁洁.
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
.教育研究,1994,15(6):46-47.
被引量:145
10
郑金洲.
文化传播与教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12(4):55-62.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35
1
冯也.
杜威德育思想在我国的研究与影响——一项基于期刊论文数据库的研究[J]
.生活教育,2021(19):33-38.
2
段兆兵.
教学设计新基础——当代知识理论[J]
.现代教育论丛,2007(1):54-58.
3
骆迎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探究[J]
.传承,2010(3):70-71.
被引量:4
4
解翠玲.
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建构学校的德育新范式[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12):29-31.
被引量:2
5
本刊编辑部.
2004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
.教育研究,2005,26(3):77-91.
被引量:13
6
秦桂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存范式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2(3):63-65.
被引量:6
7
曹石珠.
论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4):55-59.
被引量:6
8
李定仁,段兆兵.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发展趋势[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12):23-26.
被引量:1
9
粟高燕.
论农村教师观念文化的重建[J]
.教育评论,2007(2):34-36.
被引量:4
10
粟高燕.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创新[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5):8-1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6
1
赵奕晨.
道德教育与学生品德发展的关联性分析[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4(13):130-132.
2
黄小翠,贾维强,黄友慧.
基于非遗传承的榫卯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J]
.内江科技,2023,44(6):138-140.
3
贾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6.
4
彭庆红.
生活德育理论及其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
.高校辅导员,2010(1):17-20.
被引量:1
5
许定雄.
当前高校国防教育范式的弊端[J]
.学理论,2010(35):260-261.
被引量:1
6
蓝建.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高教探索,2006(1):4-7.
被引量:15
7
张新海,王嘉毅.
论课程文化的自组织[J]
.中国教育学刊,2006(5):47-50.
被引量:8
8
陈文满,周金华.
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分析[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5):100-103.
被引量:2
9
蒋萍.
普通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框架——特区建设的设想[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21(6):5-11.
被引量:1
10
黄文波.
关于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6):120-121.
1
范华琼.
德育实效浅析[J]
.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78-79.
2
戴玉芳.
德育目的刍论[J]
.九江师专学报,1989(4):30-34.
被引量:2
3
常翠莲.
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1(9):61-62.
被引量:1
4
袁忠华.
浅谈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J]
.新校园(上旬刊),2013(6):235-235.
5
王小洪.
“生活德育”使课堂焕发新的生机[J]
.中国教师,2007(3):42-43.
6
吴玲.
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道德教育[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5):67-70.
被引量:2
7
张仕勤.
职业学校德育现状及其对策[J]
.云南教育,2003,0(27):25-27.
被引量:1
8
尹同澄,高小俊.
从头做起:一种德育范式的建设[J]
.湖北教育,2008(2):56-56.
9
右三.
漫话漫画[J]
.师道(人文),2015,0(10):63-63.
10
杜永根.
德育的中心应来源于生活[J]
.小学时代(教师),2011(5):14-14.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