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2,共1页
同被引文献10
-
1包永明 李顺龙.高职院校人格教育初探[Z].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网,.
-
2褚平.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的趋势:科学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素质教育与科学和人文教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1):21-23. 被引量:4
-
3郭桂英,姚林.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2(1):59-62. 被引量:113
-
4胡世明.论人才观的新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3,23(6):67-68. 被引量:14
-
5杨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0(3):49-51. 被引量:10
-
6尚林,林泉.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从四次技术革命中得到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4(1):42-45. 被引量:17
-
7丁向阳.对科学人才观的理解[J].中国人才,2004(1):46-47. 被引量:3
-
8王伟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科学社会主义,2004(1):29-34. 被引量:9
-
9邱永明.人才问题的历史学思考 人才概念及标准历史演变的考察[J].中国人才,2004(4):52-54. 被引量:6
-
10周军.关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自我观”的确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58-6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6
-
1刘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之我见[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79-81. 被引量:2
-
2李庆云.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应更新人才观念[J].绥化师专学报,2004,24(3):39-40.
-
3夏丽萍,惠朝旭.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A02):160-161. 被引量:2
-
4徐家云.树立科学人才观 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5(17):30-31. 被引量:2
-
5周军.从伦理本位到以人为本:对育人过程中“德”的把握[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4):29-31.
-
6杨贺元.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1-4.
二级引证文献6
-
1卫红伟.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8):24-25. 被引量:1
-
2皮江红,石建敏.和谐教育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21-22. 被引量:1
-
3刁海军,尹钊.苏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102-102.
-
4胡志坚,邱晓辉.科学人才培养观与高校育人工作体系[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143-145.
-
5来扬博.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表演方向舞台表演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戏剧之家,2015(11):182-182. 被引量:5
-
6张辰阳,王支华.充分发挥学院整体优势,合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文教资料,2015(29):80-82. 被引量:1
-
1徐文秀.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J].成才之路,2008,0(7):5-5.
-
2李琼,李君平.浅谈必须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J].新长征,2005,0(1):62-62.
-
3姜义华.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J].探索与争鸣,2002(6):10-11. 被引量:1
-
4卷首[J].民主,2002,0(5):1-1.
-
5桂百桢,戴林静.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与和谐社会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7):13-15. 被引量:3
-
6余少波.哲学社会科学崇高的历史使命[J].学术研究,2002(8):81-85.
-
7钱静,jakee.职场,为自己造势[J].领导文萃,2006(7):147-150.
-
8金永华.他最平庸,所以当了总统[J].视野,2004(6):6-7.
-
9极限对抗:时势造英雄[J].时尚时间,2008(7):34-39.
-
10刘嘉.三国里读出的领导术[J].产经评论,1996(11):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