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81-58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参考文献5
1 陈平洋.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 .湖南医学,2001,18(5):366-368. 被引量:29
2 李琦,谷志远,郝好杰,谈代明,赵亚力,宋海静.应用原位免疫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2):84-86. 被引量:1
3 李丹,杨力芳,钟梅,程钢,何蕴韶.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应用于孕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8(6):4-6. 被引量:5
4 李静玫,朱丽阳,赵炜,杨苏宁,马萍.高危科室医务人员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1):22-23. 被引量:26
5 马守中,赵晶,张红岩,刘肖曼,戚其玮,陈路.早孕绒毛组织巨细胞病毒感染产前诊断研究[J]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1998,9(4):150-15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17
1 李上奎,孟潞英.聚合酶链反应产前诊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初步探讨[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3):130-132. 被引量:8
2 吕绳敏.先天性产期巨细胞病毒与母婴传播[J].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88,2(2):34-34.
3 Seng C,Epidemiology Infection,1994年,113卷,2期,345页
4 杜平,现代临床病毒学,1991年,1页
5 王枢群,医院感染学,1990年,337页
6 吕绳敏,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88年,2卷,2期,34页
7 Hohlfeld. Cytomegalovirus Fetal Infection prenatal Diagnosis.Obstet Gynecol.1991.78:615.
8 Livak K J, Flood SJA, Marmaro J, et al. Oligonucletides with fluorescent dyes at opposite ends provide a quenched probe system useful for detecting PCR product and 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PCR Methods Applic, 1995, 4: 357-362.
9 Holland P M, Abramson R D, Watson R, et al. Detection of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duct by utilizing the 5'to 3' exonuclease activity of the therms aquaticus DNA polymerase. Proc Nat Aca Sci USA, 1991, 88:7276-7280.
10 Higuchi R, Dollinger G, Walsh P S, et al. Stimu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specific DNA sequences. Biotechnology, 1992, 10:413-417.
共引文献58
1 张睿,陈志辽,刘颖琳,李海刚.巨细胞病毒感染胎盘的免疫病理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5,2(18):12-13.
2 方本明.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2):763-764. 被引量:2
3 杜广清,杜菱,董红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48-150. 被引量:64
4 刘江,周京晶,刘凤阁,秦小平.住院患者医院感染1066例调查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3(4):214-216. 被引量:2
5 陈荣凤,周利霞,李树贞.增设《医院感染学》的教学调查和体会[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6):26-27. 被引量:21
6 苏希风,安丽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与控制[J] .职业与健康,2005,21(5):771-772. 被引量:1
7 王芳.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现状及对策[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22(4):456-458. 被引量:3
8 曹力,王鲜平,高进.刍议护理人员预防职业危害[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05,19(8):1673-1674. 被引量:4
9 王建梅.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15例临床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1):94-94.
10 姜红,胡兰,王晓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护[J] .中国医院管理,2006,26(7):53-56. 被引量:42
同被引文献146
1 陈丽.常州地区2001年至2003年2749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07A):1196-1197. 被引量:1
2 杨海燕,段一鸣,岳兰,索南草,李捷,马戎,丁媛,戴威娜.先天畸形孕早期42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J] .武警医学,2004,15(8):625-626. 被引量:6
3 肖建军.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J] .重庆医学,2004,33(10):1561-1562. 被引量:4
4 董悦.对围产期TORCH感染筛查的重新评价[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1):725-728. 被引量:39
5 侯林浦,姜英涛,高英,张萌,马旭.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亲和指数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J] .中华临床医学荟萃杂志,2004,1(1):14-17. 被引量:5
6 裴海涛,孙锦平.冷应激溃疡大鼠下丘脑和肾上腺一氧化氮合成酶2与内皮素-1表达及针刺保护机制的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18-20. 被引量:13
7 张丽娜.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J] .江苏医药,2005,31(2):140-140. 被引量:13
8 高荣保,王明丽,陈敬贤.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5,12(3):73-76. 被引量:8
9 郭爱华,路明.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20例[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25(4):337-338. 被引量:9
10 许晓红,马树凤.合肥地区孕妇TORCH感染检测分析[J] .疾病控制杂志,2005,9(4):355-35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4
1 李景芬,解瑞成.金叶败毒治疗妊娠期巨细胞感染36例临床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07A):1203-1203.
2 姜宏,闻良珍.FQ-PCR技术在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应用[J] .东南国防医药,2005,7(4):243-245. 被引量:1
3 史永林,陈敬贤,王明丽.人巨细胞病毒地方分离株的鉴定及其UL83序列分析[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41(6):612-616. 被引量:1
4 宋华,付艳,李艺扬,丁言良,田莉娜,马莉,孙健,邓伟国,徐强(编校).胎儿发育缺陷病理解剖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5):586-588.
5 王莉,武雅俐,刘郁明,成艳,周东芳,唐凯.TORCH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意义[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1):73-73. 被引量:1
6 牛向兰,侯林浦,谷学英,李欣,马旭.巨细胞病毒原发感染与非原发感染的鉴别诊断方法[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2):95-98. 被引量:5
7 程莉,钟玲.胎儿病毒感染的有创宫内诊治进展[J] .重庆医学,2008,37(24):2853-2855.
8 侯林浦,张萌,安莉莎,孙大光,牛向兰,谷学英,何欢,马旭.区分孕期巨细胞病毒原发与非原发感染的ELISA方法的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7(5):287-289. 被引量:1
9 张萌,侯林浦,牛向兰,谷学英,何欢,马旭,霍正浩.巨细胞病毒IgG特异性抗体亲和指数测定方法的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7(6):357-359. 被引量:6
10 单幼兰,张笋华,陈伟华,江培学,陈家梁.关于HCMV潜伏感染与激活感染研究的新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7):3382-338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30
1 王莉,闫红林.自然流产与孕妇TORCH感染关系的荟萃分析[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1,35(9):657-664. 被引量:3
2 杨菊兰,陈晓东,白雪红.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疱疹病毒感染的中药选择[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3(1):84-88.
3 郭丽丽,许红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0):1131-1133. 被引量:37
4 吕静娟,胡文胜,余坚,郑晓群.温州市区育龄妇女孕前巨细胞病毒感染现状调查[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2):100-101. 被引量:6
5 郑晓群,余坚,田可港,张琪.IgG抗体亲和力指数在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中的意义[J] .医学研究杂志,2011,40(3):55-57. 被引量:6
6 谢栋栋,林政,施浩强,吴琼,王明丽,陈磊,唐亮,廖贵益,于德新.HCMV pp65抗原血症和UL83基因检测对肾移植术后HCMV感染的诊断价值[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9):950-952. 被引量:4
7 张欠欠,刘向莲,李红梅,惠清法.534例孕妇巨细胞病毒的检测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9):852-853. 被引量:1
8 张琪,郑晓群,余坚.儿童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亲和力指数测定的意义[J] .检验医学教育,2011,18(3):47-48.
9 吴福清.两种方法对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水平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43-44. 被引量:1
10 金玉芬,李艳蕾,华艳,张晓刚,于庭.人巨细胞病毒pp150-pp65蛋白的表达与应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2):2193-2196.
1 王立宏.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产前诊断[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1,28(6):367-368.
2 谭季春,乐杰.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9(3):144-148. 被引量:5
3 郝冬梅,张宁,阎素文.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产前诊断[J]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0,11(4):159-161.
4 闫凤亭,李芬.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J]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8,9(4):161-164. 被引量:15
5 何振娟.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J] .临床儿科杂志,2009,27(9):896-898. 被引量:7
6 李炜如.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J] .新医学,2002,33(6):325-327. 被引量:2
7 其他[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02(2):98-101.
8 先天性异常与优生学[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1995(3):155-156.
9 马玉燕.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及产前诊断研究的进展[J] .现代诊断与治疗,1992,3(1):75-77.
10 杜涛,方群.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胎儿的临床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1):72-73.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