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0-242,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参考文献11
-
1袁惠南,王秀文,阎永厚,林飞.某些天然药物或其所含化学成分的致突、致癌及致畸作用[J].中成药,1990,12(3):36-38. 被引量:14
-
2赵军宁,西北药学杂志,1988年,3卷,3期,35页
-
3姜廷良,中药药理与临床,1988年,4卷,1期,49页
-
4刘庆增,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85年,1卷,4期,273页
-
5张万东,中华医学杂志,1985年,65卷,435页
-
6曾毅,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4年,6卷,2期,84页
-
7许乐仁,中华病理学杂志,1984年,13卷,213页
-
8姜廷良,中草药,1980年,11卷,9期,428页
-
9许乐仁,中国兽医杂志,1980年,6卷,3期,26页
-
10团体著者,全国中草药汇编.下,1978年
共引文献13
-
1刘会中.浅谈中药的毒性及预防[J].北京中医,2004,23(4):232-234.
-
2潘蕾.中药不良反应的分析与预防措施[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4,12(5):53-56. 被引量:4
-
3罗洁鎏,王明军.中药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的探讨[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2):71-73. 被引量:1
-
4石琛,方永奇.细辛醚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刊,2006,24(7):1285-1287. 被引量:6
-
5朱敬,娄红祥.中药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J].中国药物警戒,2007,4(1):35-38. 被引量:22
-
6肖桂芝,冯立新,王栋,刘朝晖.野罂粟对人淋巴细胞的毒性效应[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2):64-66. 被引量:4
-
7朱东芳.口服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河北医药,2010,32(10):1296-1298. 被引量:7
-
8罗晓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0):167-168. 被引量:1
-
9唐缠缠.中草药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4):151-152.
-
10唐雪梅,翟玉祥.中药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的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12(3):227-22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9
-
1安家成,粟维斌,黎素平,周天福,廖英汉.广西五种食用蕨类植物的引种栽培技术试验[J].广西林业科学,2005,34(2):84-87. 被引量:6
-
2张志焱,刘长庆.我国主要食用蕨类及其栽培与加工技术[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5,14(3):65-66. 被引量:4
-
3杨荣喜,兰海,张帐,安杰.仁和区中坝乡褐色短肠蕨调查报告[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6,31(3):59-60. 被引量:1
-
4郑云翔,张丽丽.河北太行山食用蕨类植物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93-2894. 被引量:4
-
5刘炯锡.台东县卑南乡鲁凯族达鲁玛克部落传统有用植物之调查研究.台東師院學報,2000,11(1):29-60.
-
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三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47,203-262.
-
7崔桂友.中国的食用蕨类资源与开发利用[J].中国烹饪研究,1998,15(1):21-28. 被引量:26
-
8刘铁志,于国林,张文志.赤峰地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29(2):10-12. 被引量:5
-
9戴锡玲,李新国,吴世福.中国食用蕨类植物名录[J].中国林副特产,2003(4):5-6.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沈洁,罗安才.Comparison on Methods.for Extracting DNA from Pteridophyta[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10(6):26-28. 被引量:4
-
2李志琴.悬钩子属野生植物在贵州的开发与保护[J].农技服务,2010,27(1):100-100. 被引量:1
-
3张敬杰,云雪林,王悦云,赵俊华,潘炉台.贵州省水龙骨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2):1-3.
-
4孙睿,张丽丽,罗志文,邵红.药用植物北马兜铃的开发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20-14621. 被引量:2
-
5苏仕林,张婷婷.大石围天坑群区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调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81-1184. 被引量:6
-
6张军,潘炉台,赵俊华,赵能武,云雪林.贵州药食两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3):7-10. 被引量:7
-
7乔星,杨颖.中国食用蕨类植物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0):375-380. 被引量:7
-
8白新伟,陈定梅,高永平,田玲,王丽华.蕨类植物中脂肪酸(C1~C10)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J].分析科学学报,2014,30(3):441-444. 被引量:1
-
9叶江海,张敬杰,辛来香,潘炉台.布依族药食两用蕨类植物的整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21(3):33-35. 被引量:5
-
10席彩彩,杨碧仙,云雪林.贵州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调查[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2):47-54. 被引量:5
-
1史军.吃重金属的蕨菜[J].科技信息(山东),2014(2):27-28.
-
2蕨菜深加工商机大[J].农家女,2010(1):52-52.
-
3王永吉,周德本,李景富,王家绪,王向宏,郭春景,姜俊杰.黑龙江省逊克县库尔滨自然保护区的蕨菜资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2(4):68-69. 被引量:1
-
4吴铭.蕨菜深加工商机大[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2):58-58.
-
5吴铭.蕨菜深加工商机大[J].农村新技术,2009,0(10):59-60.
-
6吴铭.蕨菜深加工商机大[J].农村新技术(加工版),2009(3):34-34.
-
7杨桂英.蕨类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应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5):10-14. 被引量:14
-
8郑洁敏,唐世荣,陈子元,丁炳杨.蕨类植物对无机污染物的吸收[J].核农学报,2005,19(2):155-158. 被引量:9
-
9沈羽,张开梅,方炎明.蕨类植物修复土壤与净化水体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1-14. 被引量:6
-
10陈秋平,胥思勤,陈洁薇,吴贞术.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累积特征[J].环境科技,2014,27(2):1-4. 被引量: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