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腹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医腹诊是通过诊察患者胸腹部的病变证象,以判断内在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等方面的病理变化,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体现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腹诊对全身各部疾患均有诊断意义,尤其对胸腹部疾患的诊断更有针对性,是中医诊断学中亟待整理提高的内容。腹诊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内经》。
作者
谢建军
王琦
机构地区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
出处
《中医药研究》
1992年第4期39-40,42,共3页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医诊断
腹诊
分类号
R241.26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1
王琦,陆云飞.
论中医腹诊源流与原理[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4):6-9.
被引量:10
2
王琦,陆云飞.中医腹诊的临床运用[J]中医杂志,1988(07).
3
朱斌.腹诊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杂志,1987(04).
4
杨卫平.小儿腹诊的临床应用[J]云南中医杂志,1986(05).
5
叶橘泉.仲景学说《腹诊与方证》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02).
6
李文瑞.日本汉方医腹诊简介[J]中医杂志,1982(03).
共引文献
9
1
彭清华.
腹诊研究的进展[J]
.国医论坛,1991,5(2):44-47.
被引量:1
2
谢建军.
中日腹诊比较研究[J]
.国医论坛,1991,6(5):24-26.
3
王转红,秦秋果,赵玲玲,王东红.
郭志强触诊在妇科临证中的应用[J]
.北京中医药,2018,37(7):668-671.
被引量:1
4
彭晨习,陈家旭,宋美芳,孙雪彬,张曼,闫秋莹,薛飞飞.
补充证候生物学研究之初探虚特症[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11):1950-1953.
5
戴宁,李峰,关静,张睿,林炳岐.
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7,12(1):217-221.
被引量:16
6
张海鸥,王克穷.
王克穷主任医师应用中医腹诊医案举隅[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5):28-29.
被引量:1
7
阮智超,倪博然,李家木,赵进喜.
基于三阴三阳辨证辨析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思维与方药特色[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6):3263-3266.
被引量:6
8
苏晓明,吴带喜,许文学.
中医腹诊在脑病辨证中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4):169-171.
9
苏杭,唐文富.
伤寒腹诊法辨治急性胰腺炎[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4,32(2):125-129.
同被引文献
32
1
王琦,陆云飞.
论中医腹诊源流与原理[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4):6-9.
被引量:10
2
王满囤,王董臣.
辨少阳病用腹诊法[J]
.河北中医,2004,26(10):762-763.
被引量:10
3
李正之,王衍宗.
脾胃虚弱证的腹诊[J]
.北京中医,1994,13(5):15-16.
被引量:5
4
李志刚.
《诸病源候论》腹诊探析[J]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9):388-390.
被引量:3
5
王琦,陈武山,谢建军.
中医腹诊参数检测仪临床验证报告[J]
.中医杂志,1995,36(8):489-491.
被引量:5
6
侯美英,余晓清,刘永芬.
《金匮要略》腹诊运用浅析[J]
.江西中医药,2006,37(1):15-15.
被引量:4
7
程孝雨,郑明常,梁华龙.
从老年肠梗阻误诊案看腹诊的应用价值[J]
.河南中医,2006,26(3):75-75.
被引量:3
8
骆仲达,任蓉,廖金蓉.
腹诊腹症推拿术在内科临床中的运用(一)[J]
.按摩与导引,2006,22(8):46-46.
被引量:3
9
王阶,陈可冀,宋小华.
瘀血腹诊的客观化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0):596-599.
被引量:15
10
李斌芳,张伟荣,何新慧,李福凤,赵荣华,朱龙英,邹奎昌.
中医虚实辨证客观化研究之一——ZF-Ib型腹诊仪的研制[J]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1):60-6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戴宁,李峰,关静,张睿,林炳岐.
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7,12(1):217-221.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宋敏华,樊莉.
基于营卫理论探讨从经络辨治失眠[J]
.山东中医杂志,2018,37(6):448-451.
被引量:11
2
何晓微,杨瑜善,马兴宇,张青槐.
试论壮医腹诊与中医腹诊的异同[J]
.大众科技,2018,20(7):94-96.
3
徐瑞联.
中医腹诊在慢性胃炎辨治中的应用[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3):101-103.
被引量:1
4
谷深,陈旭.
运用腹诊思路治疗验案举偶[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2):89-90.
被引量:1
5
张英子,羊璞,王克穷,何甜甜,党西君.
从腹证与本源剂量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运用[J]
.江苏中医药,2020,52(6):74-77.
被引量:3
6
郑蒙,俞晓飞.
中医腹诊的临床运用[J]
.河南中医,2021,41(1):31-35.
被引量:8
7
刘轶凡,张则业,孟繁章,赵进喜.
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腹证特点及相关性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2021,40(8):834-839.
被引量:5
8
刘莱莱,段娟.
小儿腹诊的现代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30):132-135.
被引量:3
9
董硕,周可林,陈家旭.
《伤寒杂病论》仲景腹诊学术特色探究[J]
.环球中医药,2022,15(1):65-68.
被引量:5
10
王峥,梁爽,李洁,雷洋,周运峰.
按法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2):923-926.
被引量:4
1
贾育新.
中医腹诊的临床应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51-51.
被引量:1
2
王琦,陆云飞.
中医腹诊研究进展[J]
.中医药研究,1989,5(2):44-47.
被引量:3
3
韩宇霞.
浅谈《诸病源候论》之腹诊[J]
.新中医,2007,39(8):98-99.
被引量:2
4
黄晔.
中医腹诊初探——附3则病案分析[J]
.铁道医学,1990,18(4):225-226.
5
温光远.
中医腹诊的临床应用[J]
.黄河医学,1994,3(2):80-81.
被引量:1
6
何新慧.
中医腹诊的临床运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8(1):31-34.
7
毛宇湘.
仲景腹诊探微索隐[J]
.环球中医药,2013,6(12):914-915.
被引量:4
8
张学新.
消化道X线所见与中医腹诊客观化[J]
.齐鲁中医药情报,1991(3):39-39.
9
刘启泉,杜艳茹,王志坤.
中医腹诊在胃肠病诊疗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2006,47(3):224-225.
被引量:16
10
贾育新.
中医腹诊之临床意义[J]
.光明中医,1999,14(3):8-11.
被引量:1
中医药研究
199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