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话”与“独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评价问题探讨 被引量: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教育评价的理论走向是从“客观判断”到“理解式对话”。要实现真正的对话式评价就要给受评者的反思性独白留下空间。新课程标准评价的研究过程体现了由“客观”判断转向理解式对话的过程,并在有关方面实现了由简单引进向本土生成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评价则是自陈与对话的交融,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自评与他评、内评与外评的结合。
作者 杨小微 王凯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2004年第4期5-8,共4页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5

  • 1胡森.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测量与评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50.
  • 2豪斯 瞿葆奎 陈玉昆 赵永年.作为评价基础的假设[A].瞿葆奎,陈玉昆,赵永年.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 3.这些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是:给每个学生以主动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师生多方积极互动,教学过程动态生成,以类结构的思想组织、处理内容与过程,体现灵活结构性,沟通“书本世界”与“学生世界”等[A].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9.34—42.
  • 4瞿葆奎 陈玉琨 赵永年.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63、192—195.
  • 5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23(10):24-30. 被引量:716

共引文献209

同被引文献63

引证文献17

二级引证文献5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