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3,共7页
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98
-
1武艳敏.五十年来民国救灾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3):120-124. 被引量:10
-
2王振忠.清代徽州民间的灾害、信仰及相关习俗--以婺源县浙源乡孝悌里凰腾村文书《应酬便览》为中心[J].清史研究,2001(2):105-119. 被引量:25
-
3于志勇.清代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浅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35-40. 被引量:8
-
4李文海.清末灾荒与辛亥革命[J].历史研究,1991(5):3-18. 被引量:17
-
5王业键,黄莹珏.清代中国气候变迁、自然灾害与粮价的初步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5-20. 被引量:51
-
6高建国.灾害学概说[J].农业考古,1986(1):281-297. 被引量:15
-
7于希贤.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周期性与中国地震活动期问题的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9(2):70-81. 被引量:1
-
8夏明方.清季“丁戊奇荒”的赈济及善后问题初探[J].近代史研究,1993(2):21-36. 被引量:49
-
9李文海.论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2(6):84-91. 被引量:22
-
10李文海.中国近代灾荒与社会生活[J].近代史研究,1990(5):4-25. 被引量:26
-
1陈建伟.建国以来我国旱灾述略[J].保定学院学报,2009,22(3):36-37. 被引量:1
-
2邓建胜.面对天灾,我们如何更从容[J].中国减灾,2007(11):3-3.
-
3赵士洞.全球变化区域性研究中心的建立[J].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1990(3):37-43.
-
4朱美虹,刘贵莲.污水资源化文献研究现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11):1261-1263. 被引量:1
-
5李文海.进一步加深和拓展清代灾荒史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6):1-5. 被引量:12
-
6卜风贤.历史灾荒资料的信息识别和利用[J].中国减灾,2007(1):38-39. 被引量:1
-
7苏全有,王宏英.民国初年灾荒史研究综述[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1):25-31. 被引量:4
-
8阎永增,池子华.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3(1):70-73. 被引量:13
-
9苏全有,郑伟斌.李文海与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述评[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10(4):100-105. 被引量:5
-
10王进玲.近代灾荒救济史研究综述及展望[J].黑龙江史志,2015(11):252-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