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活性乳酸菌饮品保藏性的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活性乳酸菌饮品在冷藏和室温保藏下乳酸菌活性、酸度、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室温保藏下质量难以保证,生产厂家必须在生产和销售之间形成冷藏链。
作者
贾云虹
魏鹏
贾树妍
机构地区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出处
《中国乳业》
2004年第4期50-51,共2页
China Dairy
关键词
乳酸菌
饮品
保藏
室温贮藏
冷藏
酸度
PH值
分类号
TS252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44
1
李春梅,程清海.
提高酸奶保质期的研究[J]
.硅谷,2009,2(7).
被引量:13
2
郎桂常.
苦荞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应用[J]
.中国粮油学报,1996,11(3):9-14.
被引量:83
3
何仁,李军生,侯革非.
利用豆粕生产发酵酸豆乳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2004,29(7):70-71.
被引量:3
4
杨胜敖,江明.
野生刺梨酸奶的研制[J]
.食品科技,2005,30(3):66-68.
被引量:15
5
李成涛,吕嘉枥.
乳酸菌及其发酵乳制品的发展趋势[J]
.中国酿造,2005,24(8):5-7.
被引量:24
6
叶向库,刘汉勋,贺红军.
常温下市售酸奶乳酸菌数和pH值的变化研究[J]
.食品科技,2005,30(11):52-54.
被引量:33
7
吴宪忠,赵辉,吴国峰.
乳酸菌在酸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2007,26(1):1-4.
被引量:19
8
李伟欣,程静,李平兰.
双歧杆菌22-5胞外多糖对酸奶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6,27(12):118-122.
被引量:9
9
黄亚东,印伯星.
银杏保健酸奶的研制[J]
.中国乳品工业,2007,35(4):30-32.
被引量:20
10
郑建仙.功能性食品[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1994..
引证文献
5
1
王艳凤.
万寿菊凝固型酸奶的研制[J]
.中国乳业,2006(8):61-62.
2
魏赛金,程新,涂晓嵘,涂国全.
灵芝、低聚果糖、乳酸菌营养液保藏实验研究[J]
.中国酿造,2008,27(2):32-34.
3
许谦.
保存温度对酸奶品质及活性乳酸菌含量的影响[J]
.微生物学杂志,2014,34(4):67-70.
被引量:16
4
张岩,李键,陈炼红.
不同贮藏温度对酸乳中乳酸菌活菌数以及品质影响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15,40(11):329-333.
被引量:11
5
任大勇,陈青青,荣凤君,周亭亭,王珂,刘宏锋,沈明浩.
苦荞麦酸奶的研制和质量特性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2):102-105.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李林英,张鸿,张丽娟.
荞麦酸奶的研制与质量特性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4):14-15.
2
王智耀,肖昌贵,倪莉,张雯,陈智超,刘志彬.
红曲酸奶中乳酸菌变化情况研究[J]
.中国酿造,2015,34(12):20-23.
3
于金迪,杨弘华,黄若仪,周思雨.
液态条件下乳酸菌保存方法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2016,45(8):42-43.
被引量:1
4
侯安存.
乳糖不耐受的诊治进展[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2):204-207.
被引量:20
5
任大勇,陈青青,荣凤君,周亭亭,王珂,刘宏锋,沈明浩.
苦荞麦酸奶的研制和质量特性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2):102-105.
被引量:10
6
李安,章绍凡,周戴维,罗霞,吴德智.
桑椹五味子复合功能性酸奶的研制[J]
.食品工业,2017,38(10):42-47.
被引量:11
7
谢勇,张榕,施伽,李刚凤,高健强.
刺梨凝固型酸奶的发酵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2017,36(10):181-185.
被引量:21
8
曹书铭,李键,陈炼红.
牦牛乳硬质乳酪成熟特性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17,42(12):64-69.
被引量:2
9
赵林,谢艳招,陈婷婷,陈文明,刁勇.
木糖醇龙眼酸乳发酵工艺[J]
.中国乳品工业,2018,46(5):58-60.
被引量:2
10
王然.
杂粮复合酸奶的感官评价与理化性质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15):95-99.
被引量:10
1
宋照军,刘玺,王树宁.
富硒活性乳酸菌发酵剂的研制[J]
.微生物学杂志,2006,26(4):45-46.
被引量:2
2
孙健.
活性乳酸菌饮料制用技术探讨[J]
.山东食品发酵,1992(2):13-14.
3
靳烨,南庆贤.
高压处理对牛肉保藏性能的影响[J]
.肉类研究,2000,14(1):41-44.
被引量:18
4
陶涛,陈晓明.
含活性乳酸菌的果冻[J]
.淮阴工学院学报,1995,5(4):39-42.
5
姚晓敏,丁全锋.
涂膜保鲜在黄瓜上的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00,21(3):8-10.
被引量:21
6
魏仲珊,王亮亮,李华丽.
应用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猕猴桃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研制[J]
.农产品加工,2015(20):7-10 13.
被引量:3
7
臧其梅.
美国速冻食品与“冷藏链”发展概况[J]
.食品导报,1991(2):14-15.
8
刘树楷,臧其梅.
速冻食品与冷藏链[J]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0,9(4):78-82.
9
肖小妮.
活性乳酸菌饮料生产工艺技术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124-124.
被引量:5
10
刘力,彭义,游洋,彭祥伟.
羧甲基壳聚糖对室温贮藏鲜鸭蛋质量安全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13,49(4):61-65.
被引量:1
中国乳业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